名人找個家/立法委員郭國文 重視歸屬感

立委郭國文。圖/郭國文辦公室提供

20年前,立法委員郭國文人生進入到下一階段,他開始有了買房念頭,當時原本在臺北生活,比較臺北與臺南環境,加上父母因素,郭國文決定回南部購置房屋。

郭國文原本是租屋族,他在幾次的租屋經驗中,發現租屋困擾,包括房東是很大的關鍵,因爲必須與房東有良善的溝通,但房東個性不同,溝通過程有時也得看房東個性,簡而言之,運氣相當重要,在幾次的租屋經驗後,他發覺一直找房、找房東以及一直搬家,其實相當麻煩,加上租屋畢竟是住在他人的房子理,並沒有自己的專屬空間感與歸屬感,在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下,買房念頭在他腦裡發芽。

郭國文小檔案。

當時他與另一半決定攜手進入人生下一階段,結婚必須面對現實,郭國文決定開始看房,他笑言,當時年輕是做社會運動,加上沒什麼理財概念,決定買房的第一筆頭期款,還是父母提供。

他開始看房後,比較北南房屋,最終因臺北房價高昂,加上父母居住在臺南,自己也希望回到故鄉,最後決定回臺南,選擇在離父母居住地較近的地點購置新屋,當地區域房價也比較便宜。

買屋後,郭國文第一個感受當然是房貸壓力,但隨之而來的便是穩定心情,人生確定在自己購置的新屋落腳,與另一半攜手共度人生下半場。

郭國文坦言有繳房貸壓力後,他開始面對學習理財、還款,不過繳交房貸另一種層面,也是在變相儲蓄,且擁有自己的一個物件資產,理財概念也隨之增加。

郭國文說,買房單純是他人生進入下一階段的新篇章,過去從來沒有考慮過會積極準備買房,但同時他並不後悔買房,可以回到故鄉,也可以就近照顧父母。

對年輕人買房建議,郭國文認爲,自住還是最重要的,建議年輕人依自己的條件,包括評估自身或家庭年總收入、自住需求以及工作收入與工作穩定性等,因爲每個人自身條件都不相同,最好把各項條件都加入綜合評估。

談起臺灣的居住政策,郭國文認爲,社會住宅實質上並沒有歸屬感,他認爲,最好有一個臺灣版本的組屋政策。

組屋政策來自新加坡,是政府運用國家擁有的土地,依照人民各種不同層次需求,出資興建公共住宅,再轉賣或出售給國人。

郭國文說,這不全然是地上權概念,但地上物屬於民衆所有,早年社會住宅曾經發生過弊端,抽籤得標者,轉賣賺價差,臺灣目前有臺灣金聯定期推出平價住宅,也是有自住需求的民衆可以考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