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總預算案 本週拍板 歲入將終結連四年成長

行政院本週將拍板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據悉,政院預計明(19)日將向賴清德總統報告,並於週四行政院會拍板,歲出規模約3兆元、歲入約2.7兆元,歲入將結束連四年成長。

分析原因,除因《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釋放財源給地方,也因國定假日增加、景氣不確定性,使歲入大宗的稅課收入受到影響,因此保守編列。

政院將拍板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賴總統先前已表示,國防預算將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另外針對軍公教加薪,目前共有不加薪、加薪3%兩版本,因考量普發現金、美國關稅衝擊等變數,仍待政院做最終決定。

據悉,政院編列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初步編列歲入約2.7兆,歲出約3兆,估將舉債3,400億元填補差短。有別於往年,2026年歲入恐將結束連四年成長,較今年縮減編列。

歲入當中,明年編列證交稅預算數2,391億元,結束連兩年高度成長,轉爲負成長9.2%。

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有兩大原因,除美國關稅政策造成景氣不確定性,明年國定假日增加,導致交易日減少也是原因之一。

因財劃法影響,中央政府預算遭到侵蝕,據悉,明年將舉債3,400億左右。

除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將舉債外,今年還有普發現金特別預算、年底國防特別預算待編列,政府財政能量將受到一定程度衝擊。

之所以須大量舉債,主因仍有許多政策須延續推動,包括AI新十大建設,就亟需預算支持,若不舉債支應,恐怕影響政務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