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預算轉呈赤字 財政陷崩潰險境
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已於8月底送請立法院審議。聯合報系資料照
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已於8月底送請立法院審議。由於年度預算案轉呈赤字,加上韌性特別條例5,700億元、追加預算819億、救災特別預算將達850億、軍購特別預算將達1兆等龐大支出(約1.6兆),共將增加舉債1.5兆,財政惡化令人擔心。支出結構中,國防支出暴增,嚴重排擠內政經費;社會保險的年金制度遲未改革,造成潛藏債務暴增,更讓財政瀕於崩潰險境,賴政府需要針對全盤財政停看聽,立法院更有嚴審細查的必要。
首先,115年度的歲入共編列2.86兆,較114年度減少3,025億,減幅高達9.6%;歲出編列3.03兆,較114年度增加1,100億,約增3.8%。總預算轉呈赤字高達1,727億。相對於106年度起連八年歲入歲出有賸餘,甚至連續七年賸餘超過千億,115年度中央總預算明顯惡化,是否成爲財政史上不可逆的轉折點,值得特別關注。
由於過去幾年的歲計賸餘已被韌性特別預算耗盡,115年度總預算赤字1,727億全靠舉債,加上強制債務還本1,265億,共需融資調度2,992億,全以舉債支應。連同特別預算舉債1,008億,共舉債4,000億,以致115年底累計債務預估將達6.75兆。
若再加上韌性特別條例將舉債1,056億,114年追加預算導致歲入歲出賸餘縮減819億,而前八月稅收短徵,推估今年稅收實徵數遠低於預算數,114年度預算執行也可能轉呈赤字而增加舉債,而使債務突破7兆元。
其次,就歲出結構而言,雖然表面上國防支出5,488億,但國防經費包括國防部主管預算、海巡署預算及輔導會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115年度國防經費爲9,495億,佔GDP的3.32%,已嚴重排擠社福、經濟、教育等重要支出,而且比114年度的國防經費6,470億,增加了3,000多億,增幅高達47%。此外,國防部已向行政院提出總額破兆元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預算」,比先前外傳的7,000億還要高出許多,又將舉債1兆。合計上述的年度預算、特別預算,等於未來債務將增加1.5兆元,未來的債務規模將突破8兆元。
賴總統數次向美方表態,聲稱國防經費要在2030年前編到GDP的5%,以明年GDP約28.6兆元推估,國防支出相當於1.43兆元,幾乎佔了當年度中央政府總歲出的一半;等於未來的年度預算,僅剩一半的經費用於內政上的民生福祉。近日美國準印太官員出席國會聽證會,更聲稱臺灣軍事預算應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等於中央政府全部支出都用在國防上,毫無編列其他內政經費的可能。賴政府必須頂住美方不合理的要求,否則勢必把我國的財政推向崩潰邊緣。
上述財政轉呈惡化的同時,預算結構將出現不健康的質變,勢必衝擊經濟發展,削弱稅基,進而導致稅收萎縮或負成長,加上少子化繼續惡化,將使財政收入(包括稅收、社會保險的保費收入等)停滯成長,超高齡社會的加速到來,更使財政支出有增無減。而社會保險的年金制度,尤其是勞保因爲殆於改革,截至6月底勞保的潛藏負債已達13.5兆元,代表政府未來將面臨龐大的給付責任,本來就需要透過調整保費、降低給付或延後退休等多管齊下,才能做到治本的改善,否則僅憑編列預算撥補來因應,已連續八年入不敷出的勞保遲早還是會破產。賴政府已陷入「國防支出超負荷,社會保險瀕破產」窘境,還拚命編列特別預算,陷入無解的惡性循環。
最後,立法院三讀通過並由總統公告的軍人待遇條例及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等法案,志願役加薪、提高警消退休所得替代率已是法律性義務支出,尤其志願役加薪提升國軍士氣的重要性,遠超過軍購支出,然而行政院不但違反預算法未編列預算,還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引發朝野的衝突,行政院如此治絲益棼,實非智舉,應當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