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南下考察!蔣萬安:北市「生生喝鮮乳」4月上路 國小、幼生周換1瓶

▲臺北市長蔣萬安11日主持市政會議,宣佈明(12日)南下開箱本土酪農業,臺北市「生生喝鮮乳」4月上路。(圖/臺北市政府提供)

記者袁茵/臺北報導

面對行政院去年停辦「班班有鮮乳」,臺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宣佈,將自籌每年約1億8400萬元經費,續辦「班班有鮮乳」,國小生、幼兒園持卡到指定通路,每週可兌換1瓶鮮奶,預計先從教育發展基金支應,視執行狀況調整。蔣萬安今(11日)在市政會議拍板,明(12日)將南下彰化、雲林的牧場考察,臺北市「生生喝鮮乳」政策將會在4月全面上路。

蔣萬安11日上午於市政會議宣佈,明(12日)將率領教育局、產業局、北農等相關單位,前往彰化福興鄉豪泉畜牧場、雲林口湖鄉忠美牧場考察,爲臺北市民實地「開箱」本土酪農業,正式宣示「生生喝鮮乳」政策將會在4月全面上路。

至於要到鮮乳來源地的原因,蔣萬安提到,第一,鮮乳生產的過程、來源是否充足無虞,以及供應的產業鏈如何串連,很多政策背後的種種困難,要如何具體克服?舉例來說,自己親自走訪4大超商、通路業者交換意見溝通的過程中,業者提到每一年夏季是乳源產量偏低的時候,剛好也是喝鮮乳和需求量較高的期間,所以要確保乳源產地能夠在這項政策中供應無虞。

蔣萬安指出,第二,要關心酪農、讓酪農安心,在紐西蘭牛奶已經開放零關稅進口後,臺北市期待與更多縣市成爲臺灣酪農的後盾,也讓孩子可以喝到我們本地自產的有機鮮乳;第三,臺北和彰化、雲林實體連線,要讓全臺灣都知道,爲了孩子的健康、爲了「生生喝鮮乳」政策,大家攜手合作一起努力,「不必推諉,不必分化,中央不做,我們來做!」

另外,面對外界疑惑他堅持「讓孩子喝鮮奶」這件事,蔣萬安也說明其考量,首先是臺灣孩子乳品攝取真的不足,衛福部從2017年到2022年國民營養健康的調查,「國內7至12歲學童乳品攝取普遍不足,鈣質攝取量也遠低於建議標準」。

蔣萬安說明,自己先前公開分享,日本在1950年至1994年期間的營養午餐鮮奶政策、成功提升日本青少年平均身高,17歲男生平均增加9.1公分,17歲女生平均增加5.4公分;泰國也透過「學生牛奶計劃」讓18歲男生平均身高增加8公分,甚至觀察到有助提升國民平均壽命,「看到國際成功的經驗,也看到臺灣的需要,大家應該能理解『讓孩子喝鮮奶』是對的事、更是需要堅持的事!」

蔣萬安稱,第二,今年元旦開始,面臨進口乳品零關稅的衝擊,臺灣酪農業需要正確、有效、穩健而且長期的支持,之前中央推出的「班班有鮮乳」除了設計粗糙、配套不足,成爲「班班保久乳」或「防空警報」,更可怕的是,被民衆視爲中央農業部的一系列「班班」政策延續,被外界批評爲「情勒式食農政策」、讓小學生「去庫存」。

蔣萬安認爲,這樣的聯想,對本土酪農業的品牌不是好事,而且短期性的補助並不穩定,外界可看見他在行政院會據理力爭,但中央仍喊卡,所以臺北的「生生喝鮮乳」政策,不只要全面採購優質的臺灣產地鮮乳、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更要讓孩子從小認識、信賴本土酪農業,未來市府也要持續推動食農教育、提升食安機制,讓家長與孩子更安心、長期支持國產乳品,進一步促進酪農產業升級,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蔣萬安強調,正確的事「中央不做、臺北來做」,明天南下的酪農業考察,是讓家長孩子對臺灣鮮奶有信心,也希望讓社會關注本土酪農產業發展,而不是陷入負面爭戰與惡意循環,希望透過市府務實的行動,讓社會焦點回歸真正重要的民生議題。

蔣萬安說,近期持續要求教育局等相關局處要將所有配套做得細膩到位,已確定之後小學生用「臺北市數位學生證」、幼兒園孩子用「幼兒數位卡證」,到指定通路超商刷卡,每週可以兌換1瓶鮮奶,不需要額外支付費用;針對乳糖不耐症或不習慣飲用鮮乳的學童,也可選擇兌換豆漿;而若門市遇到缺貨,也可在櫃檯登記學校及姓名,一補貨後就能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