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店.新.菜.單-什麼叫鍋香鑊氣?「寒舍食譜」大廚不藏了!

臺北寒舍艾美酒店館內頂級粵菜餐廳「寒舍食譜」推出「大菜」,行政主廚吳銘儒將過去只在包廂供應的隱藏版私房菜列入菜單。圖/姚舜

「豉油皇生抽水姑娘」是將澳洲龍蝦肉切塊過油定型後,再以用生抽、酒、片糖、洋蔥、幹蔥與青蔥先煸後煮煉製的豉油皇醬汁大火翻炒,也是帶着鍋香鑊氣上桌。圖/姚舜

「寒舍食譜」的「煙燻荔枝木梅頭叉燒」,呈盤時加了紅酒漬無花果讓客人解膩。圖/姚舜

「風生水起撈金雞」靈感來自順德名菜「撈魚生」,將雞肉拆絲拌入手工花生油、魚露,搭配七彩的蔥絲、檸檬葉絲、海蜇絲、洋蔥絲、黃瓜絲、蕎頭(醃漬蔥尾巴)、紅蘿蔔絲、芋頭絲、脆花生,薑絲和酸薑絲等配菜呈現,吃時由客人一起「撈」起配料攪拌,象徵生意風生水起。圖/姚舜

「手拆蟹粉燴百花釀關東刺蔘」是將煨煮入味的日本關東刺蔘,鑲入百花(蝦泥)餡後幹煎,再搭配用手拆沙母蟹膏、蟹肉與洋蔥、幹蔥和蝦油炒制的蟹粉提味上桌。圖/姚舜

「20年老陳皮上湯過橋象拔蚌」是將彈牙脆口的象拔蚌薄切後,再以加了20年老陳皮提味的老火上湯以「過橋」方式燙熟。圖/姚舜

「老少平安蒸松葉蟹」重逾1.5公斤的北海道松葉蟹,與用豆漿、豆腐與蛤蜊、乾貝、蝦、魷魚粒等海味一起蒸制的嫩滑「芙蓉蛋」搭配呈盤,展現磅礡氣勢。圖/姚舜

採桌邊烹調的「三蔥煎焗牛煲」,牛肉上的薄芡分佈圴勻,上桌時鑊氣十足。圖/姚舜

爲了提升饕客對美饌的互動參與感,「寒舍食譜」本季新菜「桂花蛋瑤柱炒花膠」,是採桌邊即席料理,客人可看到、聞到與聽到料理過程與細節。圖/姚舜

「豉椒梅菜煎焗七星斑」是將七星斑頭、尾、下巴與魚背分拆後,以豆豉、XO醬、生抽及梅乾菜等風味元素醃漬入味。料理時以雞油爆香拍姜、幹蔥與蒜,再將組裝後的魚肉放入燒熱砂鍋中煎焗,起鍋前撒上紹興酒與醬油激發鮮香。圖/姚舜

「寒舍食譜」本季菜單中增加許多帶有「鍋香」與「鑊氣」的「大盤菜」,並採桌邊即席料理,過程很有儀式感。圖/姚舜

寒舍食譜

爲讓更多食客能領會正宗優質粵菜精髓,並鞏固在高端餐飲市場的地位,在寒舍集團高層同意下,臺北寒舍艾美酒店館內粵菜餐廳「寒舍食譜」將原本僅有包廂客人得以親嘗,或是用來讓常客換換口味的「主廚私房菜」,全都列入正常菜單,這逾20道的「大菜」,除「食材用料頂級高檔」,並多采「桌邊烹調、即席料理」而有極強儀式感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共同特色是:都帶着「鍋香與鑊氣」上桌!綽號「喬大」的行政主廚吳銘儒更分享新生代主廚不會做、不願做或不想做的廚功「碼兜芡」,讓炒菜的鍋香更香、鑊氣更重!

又稱「鍋氣」的「鑊氣」,是隱藏在中式熱炒類菜餚中的「美味密碼」。無論是炒菜或炒飯,帶着鍋香與鑊氣上桌的炒菜或炒飯就是能誘發食慾,那怕那只是一碗只用了白飯、雞蛋和些許青蔥炒出的「蛋炒飯」。

鑊氣怎麼來?說穿了就是「控制火候」,大廚先將炮爐的爐火拉到高溫,再用腳勾着炮爐的大小火開關控制火力大小,然後透過拋鑊、甩鍋、翻炒,讓食材平均受熱,最後,用鍋鏟熟練地將鍋中食物飛快的「兜」攏或「撈」起,反扣在盤中出菜上桌。所謂「趁熱吃」,吃的就是那鍋香與鑊氣。

鑊氣,絕對是中華美食的「專利」,異國料理的廚功廚技中較少用到「炒」功,且大廚花了很多時間在擺盤上,所以不太容易領會鍋香或鑊氣之美。西廚會用煙燻技法爲菜餚賦味。但煙燻是煙燻,鑊氣是鑊氣,二者不同。

這些年,品嚐美食,成了「品味生活美學」。愈來愈多人開始討論起鑊氣,有人以「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爲鑊氣註解,我懷疑有多少人懂這像上物理化學課的名詞。而且,熱愛美食是一股「情懷」,把餐廳搞得像化學教室,沒必要。

「離廚房愈近的菜餚愈好吃!」,這語,我很認同,對西餐而言,就是「溫度」。中菜,指的就是「鑊氣」。火力大小、與食材接觸的時間短長,就是鑊氣的來源。對中菜大廚來說,這是一個「只能意會,很難言傳」的「技能」,這武藝讓美食愛好者深深着迷。

也就是爲了讓更多客人也能領會「鑊氣」,吳銘儒將原本只在包廂供應的諸如:「豉椒梅菜煎焗七星斑」、「桂花蛋瑤柱炒花膠」、「豉油皇生抽水姑娘」等多款隱藏版「大盤菜」料理列入菜單,以桌邊展示與即席料理的方式呈現,提升饕客對美饌的互動參與感。透過現場烹調,不僅展現粵菜的講究,菜餚熱騰騰上桌,亦增添餐桌上的視覺張力。

吳銘儒表示,粵菜勾芡分「薄芡」與「厚芡」。厚芡以「碗芡」爲主,芡汁用小碗盛好,淋在鍋中快炒、爆炒的菜餚上,如「咕嚕肉」、「豉椒炒牛肉」用的都是「碗芡」。

吳銘儒口中的「碼兜芡」(音似馬鬥、麻刀),「碼兜」指的是鐵碗,加了芡子則是一種勾芡的方法,主廚炒菜時採漸進式、慢慢的分次的將裝在碗裡的芡汁下到鍋中,並以鍋鏟翻炒,使醬汁完整包覆食材,味道更均勻、乾爽。「寒舍食譜」這回出新菜,「三蔥煎焗牛煲」就是用此方法下芡。盛盤時清爽不黏糊,也不會有多餘汁水。正所謂「有汁不見汁,有芡不見芡」,醬料像「緊身衣」,緊緊貼附在切片的美國去骨牛小排上,味道精華全部被牛肉充分吸收,只帶着鍋香與鑊氣上桌。

新菜「風生水起撈金雞」充分展現了「寒舍食譜」廚藝團隊的創意,本菜靈感來自順德名菜「撈魚生」,主廚將文昌雞分拆後,雞肉撕絲並拌入手工花生油與鹹香魚露,雞皮則切片後依原型重組成整隻雞的樣貌。搭配蔥絲、檸檬葉絲、海蜇絲等多達12款七彩繽紛的配料,賓客可依習俗親手「撈起」配料拌食,象徵愈撈愈旺、財源滾滾,不僅美味,更富節慶儀式感,是年節、慶賀宴會的最佳選擇。吳銘儒提醒,這菜工序繁浩,所以須提前三天預訂。(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寒舍食譜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38號2樓

(臺北寒舍艾美酒店)

電話:02-6622-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