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餵食 高雄文化中心野鴿羣聚

高雄文化中心昨天有1名男子拿着塑膠袋在草地撒切碎的土司麪包,吸引野鴿、松鼠聚集覓食。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前金區交通公園等公共場域因長期有人餵食野鴿、麻雀,人行道聚集大批野鳥,突然起飛或降落嚇得路人驚聲尖叫,也衍生髒亂或傳佈疾病,造成民怨,民代要求市府主動蒐證開罰,農業局指高雄禁止喂野鴿,違者最高可開罰1萬2千元。

農業局動物保護處表示,鴿糞中可能含有隱球菌,是種人畜共通傳染病,民衆在公園追逐鴿子或餵食,會造成野鴿羣聚、過量繁殖,若吸入或沾到帶有隱球菌的灰塵或鴿糞,會引起發燒或腦膜炎,造成疾病傳佈。餵食者可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高雄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開罰。

前金區旺盛街、河東路的交通公園近年野生鴿羣盤據,鴿子不怕人,還會靠近討食。

後金里長施孟均說,有名男子固定騎腳踏車來喂鴿子,曾和民衆爭執。居民說,野鴿動輒數十隻起飛或降落,常有路過女學生嚇得尖叫逃離;也有民衆因人行道擠滿鴿子,改走慢車道,與車爭道,險象環生。

高雄文化中心昨天有1名男子拿着塑膠袋(圖)在草地撒切碎的土司麪包,吸引野鴿、松鼠聚集覓食。記者王勇超/攝影

記者昨天到高雄市立文化中心直擊,一名男子在廣州一街停好機車後,拿2個塑膠袋走進文化中心把切碎的麪包倒在草地上,吸引野鴿、麻雀、松鼠搶食,然後快步騎車離開,整個過程不到3分鐘。

市議員許採蓁說,特定人士長期在公園喂鴿,造成環境髒亂與附近居民困擾,市府應強力執法,也建議降低檢舉門檻或提高相關罰金,增加嚇阻力。

屏東科技大學動物疫苗研究所教授莊國賓表示,鴿子1年可產卵3到4次,每次生2顆蛋,如果建立族羣就很難消滅。外國有城市嘗試把鴿子的避孕藥「乃卡巴精」混進飼料中讓野鴿吃,可讓鴿子約半年不孕,防止過度繁衍。

義守大學生態學教授趙仁方說,鳥在天上飛隨時會排泄,野鴿羣聚,鳥糞會造成環境問題;鴿子等鳥類傳播禽流感機率非常低,但野生禽類是大多數新型A型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爲降低感染風險,「遠觀即可,不要接觸鴿子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