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加速跑” 幸福生活撲面來

民生項目建設“熱”力全開,智慧停車項目現場,機械轟鳴;老舊小區提升改造現場,工人忙碌;新建校園項目現場,施工隊衝刺收尾……

這個夏天,陝西榆林靖邊縣以民生工程爲筆,勾勒幸福圖景,加速推進關乎羣衆切身利益的項目,讓老城煥發新生。

老街刷出新“顏值”

“丹霞紅與礁岩青的陶磚拼起來真好看。”8月1日,路過長城路施工段的市民羅玉香忍不住駐足,看工人將破損的路面修平整。

這段路是靖邊縣爲破解“停車難、充電難”,推進建設智慧停車充電一體化項目的其中一段。該路段全長約2.42公里,將完成68971平方米人行道的鋪裝更新,覆蓋長城路、統萬路等6條核心幹道及3處停車場,總投資1.55億元,規劃設計5656個車位。

“我們不僅要劃停車位,還要給老街道‘換筋骨’。”靖邊縣億夏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閆磊介紹,項目所涉及的人行道鋪裝採用“陶磚+砂漿+混凝土”3層結構,耐磨、抗壓、透水,設計使用年限15年。建成後,這裡將增加8個充電站、124把快慢充電槍。

今年,靖邊縣統籌重大項目建設125個,其中,涉及民生工程50多個,佔比超40%。

“我們以城市更新爲重要抓手,瞄準人民羣衆最關心的現實問題,積極迴應關切,着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讓人民羣衆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靖邊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牛昊表示。

老舊小區改出“新模樣”

今年,靖邊縣計劃對9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惠及422戶居民,目前6個小區已開工,其餘項目也將按計劃陸續啓動。

“改造老舊小區首先得知道羣衆最盼什麼、最愁什麼。”靖邊縣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璽說,爲讓改造項目“能批准、改得動”,工作人員提前半年就聯合各社區,通過逐戶走訪、發放問卷等方式,對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進行“全面問診”。

最終確定的9個小區是羣衆呼聲最高、改造需求最迫切的“民生痛點區”,涉及16棟住宅樓,計劃總投資1040萬元,其中上級補助約840萬元。

“縣財政不寬裕,要讓有限的資金改出最大效益,必須在方式上想辦法。”靖邊縣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李晨平坦言,過去改造老舊小區全靠政府補助和業主自籌資金進行整體招標,扣除稅費後實際用於改造的錢“縮水不少”,羣衆總覺得“改得少、不解渴”。

對此,靖邊縣創新推出“1+1”改造模式,即業主自籌資金自主實施外牆保溫砂漿等部分工程,政府利用上級補助和配套資金,通過招標實施屋面防水、樓梯間改造等核心內容。“以戶均算,業主自籌從原來的2萬多元降到5000元左右,政府投入的844萬元中標資金能覆蓋更多關鍵環節。”李晨平說,這樣既減輕了羣衆負擔,又讓資金“花在刀刃上”。

“以前愁掏錢,現在盼開工。”該縣蜂蜜加工廠小區75歲的裴建忠,每天都要到改造現場轉兩圈。

看着漏水的屋面正在做防水,他算了一筆賬:“自家5000元自籌款,換來了外牆保溫、屋面防水和樓梯間翻新,這錢花得值。”

“新地標”由藍圖變現實

“很快,這裡就能響起讀書聲了。”站在靖邊縣第一中學嶄新的教學樓前,中建四局項目安全總監康新鵬的話語裡滿是幹勁。項目現場,外牆粉刷收尾、室內地磚鋪貼、室外管網鋪設衝刺,600餘名工人分區域攻堅,讓這座總投資6.28億元的新校園從圖紙逐漸變爲現實。

作爲可容納4800名學生的全日制高中,靖邊縣第一中學項目從規劃起就瞄準“省級示範”標準——智能教室、數字化實驗室、體育館、圖書館一應俱全。項目建成後,96個教學班的規模將有效緩解城區高中學位緊張情況。

“一期工程160天完工,創造了靖邊教育項目的建設速度。”康新鵬指着進度表說,目前,項目室內裝修完成70%,室外管網鋪設完成80%,預計於8月10日交付。

“孩子志願就填了一中。”家住東新社區的學生家長張玉忠難掩期待。從一片空地到現代化校園,160天的攻堅刷新了建設速度,更承載着靖邊羣衆對優質教育的渴望。這所擁有“領軍人才+學科骨幹”教師梯隊的新學校已成爲靖邊家長和學生眼中的“香餑餑”。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靖邊一中建設承載着衆多家庭的期盼。全縣上下將全力以赴、做細做實開學各項準備,確保校園按時交付,將家門口的優質學校辦好,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羣衆。”靖邊縣相關負責人說。(羣衆新聞記者 王晨曦 通訊員 白凌燕 米裕)

來源:羣衆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