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提345億用於社福 國民黨團轟:用鬥爭式修法分裂族羣

▲國民黨團召開「延宕財劃修法 民進黨罔顧政治承諾!」記者會 。(圖/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日前拋財劃法暫行條例,盼將345億元用於社福,行政院對此表示尊重。國民黨團今5日召開記者會指出,345億元分配款中,有200多億元是該給離島的補助款,呼籲行政院迴歸《財劃法》統籌分配款精神,把錢發給離島,中央要請客就別跑到離島搶錢,且這些社福本來就是中央該做的,要做就擴大且長久,不要用鬥爭式修法分裂族羣。

國民黨團今日以「延宕財劃修法,民進黨罔顧政治承諾」爲題召開記者會,批評民進黨政府「集權集錢、拖延改革」。書記長羅智強表示,民進黨在野時主張修正《財劃法》,如今執政卻東拼西湊,以「暫行條例」包裝爲擴大社福的鬥爭工具,等同背離當年分權分財的初衷。他批評,中央若要擴大社福照顧,「請客」無可厚非,但不應「跑到離島搶錢請客」,這樣做只會激化中央與地方、城鄉之間的矛盾。

羅智強指出,那筆「發不出去」的345億元,其實仍屬地方經費,其中包含離島應得的補助款。他質疑,民進黨政府以暫行條例名義重新分配經費,實質上是挪用地方資源。他強調,國民黨支持擴大全國社福,但反對以短期修法替代長期政策,「弱勢族羣不會只需要照顧一年」,若行政院執意推暫行條例,國民黨團將提案修成「擴大全國社福條例」,並願協助行政院在總預算中找到345億元支應。

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則以「匿蹤修法」形容《財劃法》改革遲遲未見院版。他指出,民進黨政府早在2023年就宣稱研擬修法版本,兩年過去卻仍是「零進度、零草案、零承諾」,批評行政院與黨團「貌合神離」,卓榮泰院長對自家版本既不贊成也不反對,呈現政策混亂與行政失靈。他質疑,「行動AI政府」口號喊得響亮,但在《財劃法》上卻完全「當機」,讓地方財政長期受限於中央集權。

林沛祥進一步指出,民進黨立委傳出想以暫時性社福支出做爲分配基準,根本「荒謬」。他認爲,社福經費具暫時性與變動性,若做爲分配依據,反而懲罰守紀律、量力而爲的縣市,獎勵亂花錢的政府,形同「債留子孫」。他批評這是一種「以社福包裝政治算計」的手法,藉由操作階級與世代對立,轉移《財劃法》改革的焦點。

林沛祥強調,《財劃法》修正應是恢復地方政府合理財源,並非分贓。他舉例,民進黨政府面對勞保破產時主張「撥補也是改革」,如今國民黨推動合理調整地方分配比例,卻被批評是財政浪費,「這不就是雙重標準?」

國民黨團呼籲卓榮泰與財政部儘速提出院版草案,避免拖延。羅智強也重申,地方財政缺口不會因時間而消失,若中央繼續「集權又集錢」,只會讓縣市喪失發展空間。他強調,把財政紀律還給人民,把發展權利還給地方。

副書記長陳玉珍則從地方觀點出髮指出,賴清德總統在擔任臺南市長時,曾多次呼籲修法讓地方「有米可炊」,如今卻未見行動。她批評卓榮泰院長稱「現行版本就是最好版本」,顯示中央對地方需求的漠視。她指出,修法後民進黨政府降低地方補助款,甚至違反附帶決議「不得低於114年度補助金額」的規定,反而讓地方財政更吃緊,綠營縣市獲益、藍營縣市受限。

陳玉珍強調,民進黨政府更進一步「把該給離島的錢拿去包裝成社福暫行條例」,形同搶奪地方資源。她宣示,國民黨將聯合朝野離島立委,提案修正《財劃法》第十六條之一,確保離島能依法獲得統籌分配款,「若民進黨找不到錢,我們會在115年度總預算中幫他們找出來」。

藍委賴士葆則從制度面分析,《財劃法》歷經25年未大修,中央與地方分配比例從早期的6比4、精省後的7.5比2.5,調整到去年修法後的6.6比3.4,是重要進展。他認爲,若要進一步照顧離島,只需修正第十六條之一,不必整體重啓修法,以免拖延多年。賴士葆並批評民進黨立委提出暫行條例的同時,行政院竟「跟着起舞」,淪爲政治操作。他質疑,當初主計長說國民黨加軍人薪違憲,怎麼民進黨立委加社福就沒問題?

他進一步指出,所謂345億元中有兩百多億屬離島補助,中央應依《財劃法》原意發放,不應再設門檻或政治考量。財政部雖稱已撥付4200多億元,但實際上「扣來扣去」後,地方實得僅約1500億元,形成明顯不均。

賴士葆強調,《財劃法》是地方財政命脈,中央若以政治顏色決定補助多寡,不僅破壞制度公平,也損害人民信任。他直言,中央有剩錢就該給地方,不是再搞什麼暫行條例。如果民進黨硬幹,國民黨團一定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