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強打經濟兩岸 防「貪腐牌」發酵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臺中立委何欣純大里競總昨成立。記者趙容萱/攝影

選戰逐漸白熱化,據瞭解,民進黨內認爲,選舉決戰主軸仍是兩岸牌與經濟牌。黨內人士表示,過去民衆或許認爲國民黨執政兩岸關係較穩定、較會拚經濟,但蔡政府執政八年,選民已經改觀,兩岸與經濟現在是民進黨的強項;但黨內人士不諱言,藍白強打「貪腐牌」,民進黨必須謹慎應對,防止「討厭民進黨」氛圍再起。

這次選戰藍營主打戰爭與和平,民進黨人士說,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卅多年來,每次選舉都用這招,但沒有一次成真,侯陣營的「恐嚇牌」效應有限,反觀侯陣營主張開放陸生來臺就業,中間及年輕選民有疑慮,反強化國民黨「親中」的形象。

至於民進黨執政的經濟表現,黨內人士指出,前總統馬英九執政八年每人人均GDP只增加五○一○元,蔡政府執政,從二○一六到去年,增加九七二○元,比馬政府成績高過將近一倍,此外,與各國相比,臺灣經濟受到疫情影響較小,甚至逆勢成長,去年臺灣的人均GDP首次超越南韓。

面對藍營批評民進黨貪腐的攻勢,黨內則認爲必須謹慎因應,避免負面效應發酵影響選情。曾參與二○二○總統輔選的黨內人士說,藍白不斷打民進黨貪腐、桃色事件,目的就是要營造討厭民進黨的氛圍。

但黨內人士也說,選戰剩下四十多天,除非有「超級震撼彈」,否則所謂的「貪腐牌」也不易發酵。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劉世芳表示,每個政黨都可能出現貪腐的個人,重點是政黨的態度爲何,民進黨對於出現問題的黨公職,都積極處理而非包庇。在野黨指控執政黨貪腐,不能只是扣帽子,要具體指出來,國民黨在各地的貪污腐敗嚴重,選民也都看在眼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