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電價壓力來自國際燃料成本 與核電佔比無關
電價審議委員會週五召開在即,外界預期電價漲定了,藍白日前開記者會直指執政黨能源政策錯誤,導致臺電連年虧損,綠營今天出面反擊,秀出具體數據打臉。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韓瑩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臺灣民生電價最高峰出現於馬英九政府時期,同時期核能發電佔比高達16%以上,對比現今不僅民生電價比馬政府時期低廉,核能佔比亦只有5%以下,顯見電價主要受制於國際燃料價格而非核電佔比。
吳崢表示,國民黨寧願選擇花費新臺幣2000多億元多大撒幣普發現金,卻不願將預算用於撥補臺電虧損,藍白目的是要逼迫臺電漲電價,造成萬物齊漲的民怨,再進行政治攻擊。
他說,臺電迄今累積虧損4,229億元,其中有2,600億是吸收民生電價的成本,避免通膨率高漲,因此臺電補貼民生電價部分亟需政府撥補。藍白歸咎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錯誤,但事實是,臺電從2022年至2024年,三年來吸收成本高達5,993億元,這是爲了維持物價、民生用電的價格穩定。
倘若臺電完全放手,讓電價依照市場機制調整,比照南韓反映成本做法,吳崢表示,今天台電會是賺錢公司(去年可賺1,539億元,前年可賺296億元),但臺電肩負國家供電穩定社會責任,纔會承擔虧損,這是臺電爲社會付出。
吳崢提到,與國際住宅用電相比,臺電每度用電價格2.77元,遠低於韓國4.02元、法國7.4元、英國12.95元、德國13.2元,這是政府與臺電近年來的努力。
造成臺電虧損的主因,吳崢說,來自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燃料價暴漲,其中燃煤漲近10倍,燃油漲近7倍;國際燃煤及燃料價格趨勢,在俄烏戰爭後都呈現暴漲,現在也未降回戰前相對低檔價格水準;爲了不讓民生受到衝擊,臺電幫全民墊這筆錢,政府當然要撥補臺電,藍白卻惡刪預算。
尤其政府預算補貼電價非臺灣所獨創,德國、法國、日本也有;藍白聯手封殺政府撥補預算,甚至國民黨寧願選擇花費2,000億元多大撒幣普發現金,卻不願將預算用於撥補臺電虧損。
韓瑩也說,國民黨主張使用核電,電價就會較低,但韓國核電佔比是3成,自2020年以來,住宅電價漲幅達到49%,累積虧損約8,000億元,臺灣住宅漲幅則是7%,累計虧損約4,2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