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消費走疲 主計總處:普發一萬、臺股居高2因素可激勵內需
臺經院最新經濟預測估全年經濟成長5.94%,但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0.94%,不及1%。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餘承翰攝影
國內外主要預測機構紛紛上修臺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認爲有機會「坐5望6」,但對民間消費動能看法偏向保守。主計總處官員指出,隨着普發現金一萬上路,應可發揮刺激內需的效果,加上臺股居高,都有助於拉擡第4季民間消費表現。
AI商機大爆發,拉動臺灣出口、投資雙引擎,主計總處日前定調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上修至5%以上,臺經院本週公佈最新經濟預測,更大幅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5.94%,並指出有機會挑戰6%。
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景氣看似火熱,溫度卻未擴及內需產業。臺經院最新經濟預測估全年經濟成長5.94%,但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0.94%,不及1%。
再看主計總處10月底公佈的經濟成長概估統計,今年第3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0.92%,較預測數增加0.29個百分點,但還是低於1%的水準,且連續2季低於1%。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說明,今年民間消費成長比較緩,主因是美國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消費者期待降價,轉趨觀望,不急於馬上購車,導致今年前3季自用小客車新增掛牌數落入雙位數衰退。
另外,細看國人消費結構,以第3季而言,國人在國外消費實質成長5.92%,但在國內消費僅實質成長0.58%。蔡鈺泰指出,臺灣人出國玩的情況比預期多,但因爲在國外消費,這部分沒辦法對GDP帶來更多貢獻。
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說,今年民間消費動能偏弱,除了汽車賣不好,另個主因是房市景氣低迷;臺灣人財富有7成在房地產,當房市不好,也會影響消費信心。
不過蔡鈺泰指出,今年第4季有兩大因素可望刺激消費,一是普發現金一萬元11月上路,二是近期臺股表現不錯,應可帶動財富效果,這兩件事均可挹注第4季消費動能。
蔡鈺泰補充,根據估算,普發現金效益可推動全年經濟成長率約0.415個百分點,由於發放時間是今年11月起,主要效益應會落在今年底、明年初,至於實際效果如何,仍得至明年觀察經濟數據表現後,纔會有更進一步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