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綠色採購 去年衝743億 目標每年以10%速度成長

環境部由次長施文真頒獎表揚績優業者。環境部表示,自1992年推動環保標章制度,2007年起開始將綠色採購推廣至民間,2024年民間企業及團體綠色採購規模,較前年增86億元、約13%,多達3,148家企業參與,成果豐碩。民間綠色採購申報成果已以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FSC)、環保標章與能源之星產品爲最多,佔整體金額約7成。

政策目標希望讓民間綠色採購至2030年近1,300億元水準。環境部指出,去年11月底舉辦「政府永續長共識營」,將綠色採購列爲優先推動重要工作,提出期望民間企業的綠色採購金額每年可提升10%,2030年目標規模爲1,280億元,預期能促進產業與帶動供應鏈綠色升級。

爲實現上述目標,環境部將持續擴大綠色採購認列範圍,如今年新增納入深度節能服務、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等項目,並推動以租賃代替購買減少資源浪費。

環境部表示,打造綠色產品供需循環鏈是健全綠色採購的關鍵,因此鼓勵旅宿等業者取得環保標章,表揚近一年內取得金級或銀級環保標章的36家旅宿業者相關減塑、環保的作爲與轉型,期望透過產業界永續轉型的力量,提升綠色產品的市場信賴度。

近年在公私協力與各行各業合作下,綠色採購已紮根成形,環境部也期待,企業與政府能借此共同邁向塑造綠色臺灣品牌的政策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