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50重回中山堂! 葉佳修領軍傳奇民歌手齊聚開唱

▲葉佳修將獻唱經典民歌。(圖/中山堂廣場音樂節提供)

記者翁子涵/臺北報導

今年適逢臺灣現代民歌50週年,爲此「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節」盛大登場,以「來一場穿越時光的民歌旅行」爲主題,9月27、28日連續兩晚帶來民歌之夜,首夜特邀廣播金鐘主持人馬世芳坐鎮、葉佳修、丁曉雯、於冠華、範怡文、馬毓芬等多位傳奇民歌手將齊聚一堂,獻唱金韻獎、民謠風、大學城等輝煌時期的經典作品,28日則由李友廷、魏嘉瑩、小V鬱採真、郭家瑋、潘婕、王奕凡等新銳音樂人將接棒登場,以創新手法改編經典民歌,象徵薪火相傳。

▲葉佳修、丁曉雯、於冠華、範怡文、馬毓芬等人將接力開唱。(圖/中山堂廣場音樂節提供)

曾因「大學城」比賽出道、並多次在中山堂開唱的範怡文,對於民歌五十年的迴歸感到特別溫馨。她感性表示,民歌陪伴無數人成長,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印記,因此熱情邀請大家共襄盛舉。範怡文回憶起孩童時期,唱歌就是她最愛的「樂器」,出道五年便發行七張專輯,儘管多爲詮釋他人作品,仍有多首歌曲陪伴樂迷逾四十年,見證音樂載體的變遷。

民歌大師葉佳修憶及當年創作〈流浪者的獨白〉的緣起,並感性指出,民歌五十年對許多人而言,都是青春記憶與夢想啓程的起點。他特別分享過往與臺北市立國樂團於歷史建築「中山樓」合作演出的經驗,當時以〈鄉間的小路〉等作品,謳歌「斯土斯民」的文化情懷。葉佳修認爲,民歌承載着中華文化獨有的旋律與文學之美,如今能再次於中山堂慶祝五十週年,深具傳承意義。

去年曾與女兒於齊薇同臺演出的於冠華,今年將二度登上中山堂廣場音樂節舞臺。他預告將深情獻唱李泰祥老師的經典,包括改編自鄭愁予詩作的〈錯誤〉。於冠華分享,詮釋經典的關鍵在於保留其最珍貴的核心,避免過度改動而失真,並希望透過自己的演繹,帶給樂迷不同感受。他深信每一首經典歌曲都值得被傳唱,這也是他熱衷演繹的原因。

馬毓芬回憶十二歲初訪中山堂,如今能再度登臺,意義格外不同。她精心挑選多首民歌,包括胞兄馬兆駿的創作〈無人的海邊〉及〈長空下的獨白〉,希望將歌曲中年輕、瀟灑的正能量傳遞給觀衆。身兼歌手、天后御用合音及製作人的她,感性表示民歌五十年來,始終提醒她創作的初心,更代表着一個時代對人文與自然的愛,以及對家國情懷的深厚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