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5億美元商機 祭全球搶單大會
經濟部16日將赴立法院經委會報告「如何協助國內廠商擴大國際市場」。圖爲經濟部長郭智輝。(趙雙傑攝)
川普對等關稅變幻莫測,全球連2周陷入金融經濟震盪,經濟部16日赴立法院經委會報告「如何協助國內廠商擴大國際市場」,提出非美、中市場的短中長期國際拓銷策略。短期放在「緊急爭取新客戶訂單」,月底舉辦「全球搶單大會」,廣邀48國買主來臺,要創5億美元商機。
經濟部直言,關稅讓企業端面臨產線轉移、尋找新供應商等挑戰。根據訪查,業者多希望政府協助開拓美、中以外的國際市場,因此研擬出擴大國際市場拓銷短中長期措施。短期重點放在緊急協助爭取新客戶訂單,已透過全球駐外單位擴大邀請各國買主來臺採購,本月23日要舉辦的「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就有德國、英國、韓國、日本等48國471位國外買主要來,安排1805個洽談場次,預估可創造約5億美元商機。
爲協助受美國關稅影響較大的機械、精密零組件、手工具、汽配等產業, 同月24日至少50位海外買主,前進中部產業重鎮進行媒合洽談。今年下半年,還規畫於臺中、高雄重點產業聚落辦理2場「產業聚落搶單大會」,讓買主深入機械零組件、水五金、金屬製造、扣件等產業聚落,由政府帶頭搶單。
財政部今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臺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報告,報告顯示對於違規轉運已設下三道防線,並就海關規畫四大精進措施,包含強力查察違規轉運,監控輸美貨物數量有無異常波動,鎖定高風險廠商,每週至少1次查覈。
三道防線部分,在事前預防上,如要求廠商出口時檢附證明文件,如屬於美國對大陸加徵反傾銷稅如自行車,或依301條款加徵特別稅,如工具機等高風險貨物,廠商須檢附輸出許可證或原產地證明書。
事中嚴查上,如海關對自保稅區及課稅區出口,目的地是美國的所有貨品,全面自動比對出口申報資料,篩選出疑似自大陸進口貨品,跳出示警,驗貨關員嚴格查覈貨物產地,確認是否有違規轉運情事。事後嚴懲上,海關查獲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標示不實,依《貿易法》規定,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禁止1年輸出入貨品,如在自貿港區查獲違規廠商,可依《貿易港區設置條例》停止廠商6個月以下進儲貨物或廢止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