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縣通霄鎮農會獲中央補助 新設冷藏桶解決收成倉儲難題
苗栗縣通霄鎮農會表示,目前通南倉儲區雖有約1,500公噸的倉儲容量,但因溼谷須先烘乾,入倉量受限,難以即時處理大量收穫。(通霄鎮農會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通霄鎮農會新設的500公噸冷藏桶因可週轉2次,實際儲存容量可達1000公噸,有效提升倉儲週轉率及稻米保鮮能力,解決收穫高峰期的倉儲壅塞問題。(通霄鎮農會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苗栗縣通霄鎮農會申請的新設500公噸低溫冷藏筒計劃,總工程經費約1,549萬元,已獲中央補助637萬元覈定,立法委員陳超明積極協助促成。陳超明表示,盼透過此計劃提升農業設備現代化,保障稻米品質與農民收益。
過去通霄鎮農會缺乏低溫冷藏設施,每逢稻作收成旺季,大量溼谷入倉時,因烘乾作業不及,經常導致米質下降,影響農民收益。爲改善此情況,通霄鎮農會今年投入1,549萬元,規畫建置容量500公噸的低溫冷藏桶,作爲烘乾後稻穀的儲存空間,期望延長稻米保鮮期、穩定品質,並提升整體倉儲系統效率。
通霄鎮農會指出,農民在田間收割的溼谷,含水率約落在27%至30%之間,必須在一至兩天內完成烘乾處理。若缺乏低溫冷藏設備,穀物受潮後易產生髮酵現象,日後碾製成白米時可能出現「水黃」與異味,不僅影響米粒外觀,也會降低食用品質。新設冷藏桶具備穩定溫度與防潮功能,可有效減少變質風險,確保加工品質,提升稻米市場競爭力。
目前通南倉儲區雖有約1,500公噸的倉儲容量,但因溼谷須先烘乾,入倉量受限,難以即時處理大量收穫。新設的500公噸冷藏桶可週轉2次,實際儲存容量達1,000公噸,將有效提升倉儲週轉率及稻米保鮮能力,解決收穫高峰期的倉儲壅塞問題。
通霄鎮農會進一步指出,這項總工程經費1,549萬元的計劃,已獲中央農糧署補助637萬元、臺灣電力公司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250萬元,其餘662萬元由農會自籌。計劃目前正辦理理事會審議,預計8月中完成,並於9月前完成招標及簽約,12月10日前在通南倉儲區完工啓用。屆時,將能完善稻米乾燥與冷藏的作業流程,並結合現有乾燥設備協同運作,使稻穀處理更完整,農會也將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收購稻穀,實現農民與農會雙贏。
這項重要設施能順利獲補助,關鍵在於立委陳超明的積極協助。陳超明表示,得知農會提出冷藏桶申請後,便主動聯繫農糧署等相關單位,持續奔走追蹤,最終促成中央補助覈定。他強調,苗栗是重要稻米產區,推動地方農業設備現代化是他持續努力的目標,也希望透過設備升級,確保稻米品質,穩定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