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縣大湖尊梨節登場 健行、果品評鑑活動吸睛

2025年大湖尊梨節30、31日連續2天登場,活動結合健行與果品評鑑展售,吸引大批民衆參與。(呂麗甄攝)

2025年大湖尊梨節於30日起連續2天登場,活動結合健行與果品評鑑展售,吸引大批民衆參與。果品評鑑方面傳統組特等獎由鄭美雲奪得,青農賴昱東獲頭等獎,特別組「梨王」由賴嘉龍摘下。縣長鍾東錦表示,將持續輔導青農與產銷班,提升果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

2025年大湖尊梨節於30日連續2天登場,今年活動結合樟之細路雲崠段健行與果品評鑑展售,吸引大批民衆參與。健行活動從主會場出發,由聖衡宮後方行至百壽亭,再繞入出關步道,接近終點可登觀雲亭,一覽大湖與三義交界山林美景。

現場安排表演,並規畫10個展售攤位,提供免費品嚐水梨及客家米食。鄉公所與大湖農會邀民衆共賞盛夏甜美尊梨。爲方便到達,主辦單位提供接駁車:民衆可至大湖鄉公所搭乘,每日上午8時發車,每小時一班;主會場則每30分鐘由薑麻園休閒農業區遊客中心前發車,送回大湖市區。

傳統組特等獎由鄭美雲奪得(中)。(呂麗甄攝)

果品評鑑備受矚目,傳統組特等獎由鄭美雲奪得,青農賴昱東獲頭等獎;特別組「梨王」由賴嘉龍摘下。鄭美雲表示,她的水梨完全採用有機栽培,未使用化學肥料,靠多年經驗管理果園。今年雨水較多,果實比往年大,但甜度略低;她指出,量雖大,口感仍甜脆,品質穩定,顏色均勻,評審也給予肯定。管理果園需耐心觀察天候與果實狀況,雨水多時要注意花果結果與果皮受損問題。

2025年大湖尊梨節於30日連續2天登場,活動結合健行與果品評鑑展售,吸引大批民衆參與。果品評鑑方面傳統組特等獎由鄭美雲奪得,青農賴昱東獲頭等獎,特別組「梨王」由賴嘉龍摘下。(呂麗甄攝)

縣長鍾東錦表示,大湖尊梨已成爲苗栗指標農產品,是農民與青農的重要經濟支柱。縣府將持續輔導青農與產銷班,提升果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並推動產地行銷,讓更多民衆認識尊梨的甜美與特色。

鍾東錦表示,結合觀光與在地農業可增加農民收益,也吸引遊客體驗山林與客家文化。縣府鼓勵年輕人返鄉經營果園與研發新品種,並提供貸款補助與優惠降低經營風險。感謝全方位農業振興基金會及大湖農會的努力,期許持續結合農業與觀光,提升大湖尊梨品牌,吸引更多遊客品嚐甘甜果實,感受苗栗自然與文化魅力。

景茂農企業公司董事長郭聰欽表示,寶島甘露梨由劉申權7年前推廣,過去臺灣依賴日本進口高接梨,現約8成由本地自產,不僅節省外匯,也利於品質控管。(呂麗甄攝)

景茂農企業公司董事長郭聰欽表示,寶島甘露梨由劉申權7年前推廣,過去臺灣依賴日本進口高接梨,現約8成由本地自產,不僅節省外匯,也利於品質控管。郭聰欽表示,劉申權過去20年投入研發,早期甚至靠賣土地維持研究,成功翻轉檯灣梨產業,一甲地甘露梨產值可達約350萬元,收益穩定且具競爭力。

郭聰欽強調,品種研發應保障研發者權益,透過農民授權使用品種建立公平智慧財產製度。大湖地區農會與地方政府合作,以集體授權降低成本,讓農民安心栽培並回饋研發者。他期許其他地區農會效法大湖模式,普及授權制度與公平收益觀念,鼓勵年輕人返鄉參與果園經營與品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