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推廢農藥容器回收換好禮 降低農村污染風險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今年舉辦4場「廢農藥容器回收兌換宣導活動」,以日常用品換取廢棄農藥容器,鼓勵農友妥善清洗、分類與回收。累計回收逾2千個。(呂麗甄攝)
苗栗縣農村地區廢農藥容器回收出新招,苗栗縣政府環保局今年舉辦4場「廢農藥容器回收兌換宣導活動」,以日常用品換取廢棄農藥容器,鼓勵農友妥善清洗、分類與回收。今年活動累計回收量達2,201個,透過實物兌換方式,不僅降低環境污染風險也希望養成農友長期回收的習慣。
苗栗縣農村地區每年仍有部分廢農藥容器隨意棄置,若未妥善處理,殘留藥劑可能滲入土壤與水源,影響農作物與生態環境。爲促進農友正確回收,苗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今年舉辦多場「廢農藥容器回收兌換宣導活動」,透過實物兌換方式,提高農友參與意願。
縣府環保局表示,今年共辦理 4 場回收活動,鼓勵農友將使用完的容器清洗、分類並送交回收,活動累計回收量已達2,201個,有助降低農村環境污染風險。回收兌換活動不僅讓農友方便交容器,還可兌換日常用品,養成清洗與分類回收的習慣。
縣府環保局長陳華盛指出,廢農藥容器若未妥善處理,殘留藥劑可能滲入土壤與水源,影響農作物與生態環境。落實正確回收,不僅維護農田與水源安全,也能爲下一代保留乾淨的生活環境。
縣府環保局進一步說明,目前回收的廢農藥容器多爲塑膠(HDPE、PP等),經破碎、清洗後,可再製成塑膠粒,用於製作再生塑膠製品;少數玻璃容器則破碎後送入玻璃回收系統,再製成再生玻璃原料。不適合再利用的殘餘物,如粉狀農藥紙袋,則會送往焚化或掩埋處理。若農友未依規「三衝三洗」清洗容器並回收,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
苗栗縣近5年農藥廢容器回收量統計顯示,2024年爲42408公斤、2023年50779 公斤、2022年51137公斤、2021年53036公斤。本次活動回收439個容器(約87.8公斤),在總量中佔比仍屬少數。部分農友缺乏正確觀念,認爲農藥瓶可當一般資源回收;另有農友覺得麻煩而隨意棄置,造成土壤與地表水污染。依環境部及全國土壤資訊公開網資料,高溫多雨環境下,農藥及化學肥料過量使用易造成土壤污染,而偏遠地區棄置農藥容器亦加劇此問題。
爲建立長期、制度化回收機制,環保局已結合鄉鎮市農會與資收站設置定期回收點,進行巡檢追蹤,掌握農藥廢容器回收狀況。近年辦理宣導活動包括:2025年4場(造橋、後龍、公館、西湖)、2024年4場(後龍、苑裡、公館、大湖)、2023年2場(卓蘭、後龍)、2022年4場(竹南、後龍2場、大湖)、2021年3場(卓蘭、後龍2場)。
林姓農友表示,以前不知道用完的農藥容器該如何處理,常直接丟棄,對環境造成影響。近年來他越來越重視環保,開始參加農藥容器回收兌換活動,不僅可以換取實用物品,也能保護農田。雖然清洗容器有些麻煩,但能換到日用品,覺得回收活動非常有意義。即使平時沒有活動,用完的農藥容器也可以透過清潔隊、農會或農藥販售點回收,持續養成正確的回收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