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環保考覈獲優等 石虎保育與社區淨零轉型獲肯定
苗栗縣在環境部公佈的「113年度地方政府環境保護績效考覈」中表現優異,榮獲環境影響評估、環境教育、水污染防治、氣候變遷行動及淨零綠生活等多項優等。(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苗栗縣在環境部公佈的「113年度地方政府環境保護績效考覈」中表現優異,榮獲環境影響評估、環境教育、水污染防治、氣候變遷行動及淨零綠生活等多項優等。環保局長陳華盛表示,苗栗持續以「全民參與、環境共好」爲目標,透過教育、政策與科技創新,攜手打造永續宜居的生活空間。
根據環境部近日公佈的考覈成績,苗栗縣在多項指標表現亮眼,展現地方推動環保與永續的成果。環保局表示,佳績來自跨部門整合與多面向推動。針對石虎棲地及坡地敏感區開發案,縣府導入生態學者與保育團體參與環評,嚴格審查開發影響,並結合臺灣石虎保育協會實務經驗,落實公民參與與生態保護;同時持續追蹤保育執行情形,推廣友善開發模式。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除了守護棲地與物種,苗栗也積極推動環境教育,透過知識競賽、繪本推廣及戶外教學,從小紮根環保觀念,提升居民素養,培養具行動力的綠色公民。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縣府整合產官學資源,定期召開應變會議,研擬減碳與調適計劃,並配合中央辦理法規說明及查覈輔導,協助企業綠色轉型。
爲擴大社會參與,縣府去年舉辦「氣候行動 淨零轉型暨空污防制論壇」,邀集產官學界代表及專家學者分享經驗與技術,提升業界與民衆減碳與永續共識,並吸引青年學子熱情參與,展現跨界合作動能。
基層社區表現亮眼,全縣取得最高等級「銀級認證」,竹南鎮升爲銅級,村裡層級多社區獲肯定。通霄溪洲社區結合低碳旅遊與花生產業,舉辦「喜慶溪洲-好事花生節」,促進農產銷售並回饋長照據點,實踐永續生活;造橋龍升社區監測石虎與穿山甲棲地,提升物種調適力;竹南大埔社區結合企業推動氣候防災與獨居長者關懷;後龍大山社區與企業及基金會合作覆育臺灣百合,守護生物多樣性。
環保局長陳華盛表示,未來苗栗將持續以「全民參與、環境共好」爲核心,從政策、教育到科技創新三管齊下,推動淨零綠生活與污染防治,攜手縣民打造永續宜居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