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客家歌謠八音採茶戲匯演 32團體共襄盛舉

苗栗縣政府自2007年起推動客家歌謠、八音及採茶戲推廣計劃,至今已邁入第19年,補助班數超過500班,參與人數達1萬3000人次,成果豐碩。(呂麗甄攝)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27日起一連2天在中正堂舉辦114年度客家歌謠、八音及採茶戲成果匯演,共計32隊縣內社區團隊與桃竹竹跨縣市團體交流獻藝。(呂麗甄攝)

爲展現114年度客家歌謠、八音及採茶戲成果,苗栗縣文化觀光局27日起一連2天在中正堂舉辦114年度客家歌謠、八音及採茶戲成果匯演,共計32隊縣內社區團隊與桃竹竹跨縣市團體交流獻藝。

匯演開幕式由苗栗縣長鍾東錦、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以及縣議員孫素娥、楊明燁、許櫻萍、徐筱菁及苗栗市長余文忠共同出席。

縣長鍾東錦以客語致詞,引用客家俗諺「老了學吹笛」,表示隨着樂器製作工藝進步,吹奏難度降低,長者學習八音不僅能延續文化,也能訓練肺活量、促進健康長壽。他說,八音曾是客莊婚喪喜慶的重要元素,雖現代多用音響取代,但文化保存工作不可中斷。

苗栗縣長鍾東錦(左二)引用客家俗諺「老了學吹笛」,表示隨着樂器製作工藝進步,吹奏難度降低,長者學習八音不僅能延續文化,也能訓練肺活量、促進健康長壽。(呂麗甄攝)

鍾東錦也特別感謝客委會主委古秀妃長期協助苗栗推展客家文化,補助多項經費;同時肯定前總統蔡英文推動「浪漫臺三線」政策,帶動客莊經濟與觀光發展。他期盼公館客家文學花園能早日完工,並強調「苗栗要亮起來,文化與觀光同樣重要」,縣內不分黨派都是一家人,必須讓客家文化在地紮根,讓孩子以身爲客家人爲榮。

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縣府自2007年起推動客家歌謠、八音及採茶戲推廣計劃,至今已邁入第19年,補助班數超過500班,參與人數達1萬3000人次,成果豐碩。今年成果匯演共有28隊歌謠班、2隊採茶戲班及2隊八音班參與,並特別邀請新竹縣寶山鄉客家民謠研究協會、桃園市陂塘之聲合唱團及新竹市客家文化發展協會跨縣市交流,共同快樂傳唱「共下傳承」客家文化。

成果匯演共舉辦2日4場次:9月27日上午由新竹縣、苗栗、造橋、公館、頭份及大湖的八音、採茶戲及歌謠班演出;下午則由桃園市、苗栗、銅鑼、造橋、公館、竹南、頭份及通霄的歌謠班登場。9月28日上午由新竹市、苗栗、三義、頭份及三灣的採茶戲及歌謠班演出;下午則由苗栗、通霄、西湖、竹南、頭屋及造橋的歌謠班壓軸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