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家扶啓動兒童保護日 籲社會關注兒童數位安全

活動中的「數位足跡大挑戰」關卡特別受到關注,家長與孩子在闖關過程中,認識到智慧型手機與社羣媒體使用時可能留下的資訊足跡,像是地點、照片、生日等敏感資料,若未加以注意,便可能泄漏隱私,造成潛在風險。(呂麗甄攝)

活動設有多項親子互動闖關遊戲與宣導攤位,並串聯12個在地社福單位共同推廣兒童保護觀念。臺積電二廠暨五廠也號召約70位志工投入,展現企業對兒童權益的支持與行動力。(呂麗甄攝)

隨着3C產品成爲孩子成長的一部分,數位足跡與隱私泄漏的風險逐漸增加。家扶基金會每年推動428兒保日,並於26日舉辦「守護童心,親子同心」活動,透過親子闖關與專業宣導,協助家庭提升防護意識。今年的活動強調兒童身心與數位安全,攜手守護兒童的成長環境。

活動設有多項親子互動闖關遊戲與宣導攤位,並串聯12個在地社福單位共同推廣兒童保護觀念。臺積電二廠暨五廠也號召約70位志工投入,展現企業對兒童權益的支持與行動力。(呂麗甄攝)

隨着3C產品普及,兒童數位足跡與隱私風險增加。家扶基金會26日舉辦「守護童心,親子同心」活動,響應4月28日兒童保護日。活動透過親子闖關與專業宣導,提升家庭防護意識,協助兒童保護身心與數位安全,共同守護兒童的責任。(呂麗甄攝)

苗栗家扶自1991年起承接苗栗縣政府「兒童及少年保護服務」,至今已邁入第35年,持續深耕在地,守護兒少。每年家扶基金會都會推動428兒保日倡議行動。今年苗栗家扶26日舉辦「守護童心,親子同心」兒童保護宣導暨親子趣味活動,響應即將到來的兒童保護日,吸引約1500人次參與,現場氣氛熱絡。

活動設有多項親子互動闖關遊戲與宣導攤位,並串聯12個在地社福單位共同推廣兒童保護觀念。臺積電二廠暨五廠也號召約70位志工投入,展現企業對兒童權益的支持與行動力。苗栗縣長鍾東錦、縣議員廖英利、張佳玲、葉忠倫、苗栗家扶中心主任湯鳳琴、主任委員曾碧珠、臺積電二廠暨五廠廠長陳永和等各界人士,共同出席並關心兒童安全議題。

縣長鍾東錦表示,社會越來越重視兒少保護工作,並期望每位孩子都能在安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苗栗縣去年共通報1,776件兒少保護案件,受理1,522件,派案調查523件,每月服務超過100戶的兒少保護家庭,並安置100多名兒少於政府保護機構,顯示問題的嚴重性。縣府將繼續與民間力量合作,落實兒少保護工作。

鍾東錦表示,目前苗栗縣寄養家庭的數量有所下滑,呼籲更多有愛的家庭能加入寄養行列,爲孩子提供一個暫時的庇護所。特別感謝臺積電及現場各民間團體的參與,以及苗栗家扶中心長年爲苗栗地區的付出。

活動中的「數位足跡大挑戰」關卡特別受到關注,家長與孩子在闖關過程中,認識到智慧型手機與社羣媒體使用時可能留下的資訊足跡,像是地點、照片、生日等敏感資料,若未加以注意,便可能泄漏隱私,造成潛在風險。多位家長坦言,過去並未意識到「數位足跡」的概念,透過此次活動才真正瞭解資訊安全的重要性,並獲益匪淺。

苗栗家扶中心主任湯鳳琴指出,隨着3C產品普及,兒少從小便開始接觸數位媒體。如果家庭與學校未及時引導,兒童很容易在無意間曝露於資訊風險中。爲此,今年的活動特別強調數位安全與正向教養,透過遊戲設計引導兒少辨識風險、學會自我保護。湯鳳琴提醒家長與其禁止孩子使用數位產品,不如教會他們如何分辨哪些資訊可以公開、哪些應保密,從而建立正確的數位素養。

湯鳳琴強調,教養是一段持續學習的過程,父母並非天生就懂得如何引導孩子。家扶倡議以理解與陪伴爲核心,用正向的方式將愛轉化爲安全與尊重的力量,攜手打造更友善的家庭與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