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3社區奪綠色照顧典範 埔頂雙湖入十大塭內社區獲特別獎

苗栗縣竹南鎮塭內社區在評選中獲特別獎,打造低碳智慧農業示範場域,成爲教育與永續示範據點。(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臺灣農村面臨高齡化挑戰,如何在地照顧長者成爲政府與社區共同課題。苗栗縣後龍鎮埔頂社區、三義鄉雙湖社區與竹南鎮塭內社區,近日在農業部「第四屆綠色照顧十大優良典範」評選中脫穎而出,成功展現公部門與在地攜手推動綠色照顧、應對高齡化的成果。

苗栗縣政府表示,埔頂、雙湖及塭內3個社區近日在「綠色照顧」推動上表現亮眼,分別入選農業部「第四屆全國十大綠色照顧優良典範」及獲得特別獎,充分展現縣府與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長期跨域合作的具體成果。

苗栗縣後龍鎮埔頂社區在農業部「第四屆綠色照顧十大優良典範」評選中入選,透過共餐與農耕陪伴,推動世代共學,促進青銀互動。(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全國共選出10個「十大綠色照顧典範社區」及10個特別獎社區,涵蓋宜蘭、桃園、新竹、彰化、高雄、屏東、臺東等地。其中,苗栗後龍埔頂、三義雙湖和竹南塭內三個社區入選,不僅展現地方在高齡照護與農村再生的實務成效,也透過跨域資源整合,提升長者照護服務、改善社區環境,並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使苗栗成爲全國綠色照顧的示範縣市。

縣府農業處指出,面對苗栗農村人口逐年老化,長者照護與社區活化的需求愈加迫切。爲因應挑戰,縣府結合農村再生計劃,同步推動「硬體建設」與「軟體服務」,從長者共餐、青銀共伴到食農教育,逐步建立涵蓋長者照護與社區活化的完整支持網絡,在提升長者生活品質的同時,也促進社區互動與活力。

苗栗縣三義鄉雙湖社區在同一評選中入選,由返鄉青年帶動香茅療愈課程與草本「姥姥皁」,展現創意巧思。(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獲獎的3個社區各展所長,呈現苗栗綠色照顧的多元風貌。埔頂社區透過共餐與農耕陪伴,推動「世代共學」模式,實現青銀互動、代代相傳的良性循環。雙湖社區由返鄉青年帶動香茅療愈課程,讓長者在自然芳香中舒展身心;居民更將生活智慧化爲草本「姥姥皁」,因營養師在社羣分享而備受矚目,可謂別具匠心。塭內社區則運用智慧農業溫室打造低碳、友善環境,不僅提供教育與交流空間,也成爲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要據點,展現綠色創新的示範力量。

縣長鍾東錦表示,3個社區齊獲肯定,全縣與有榮焉。農村是我們的根,只要對農村發展有實質助益,縣府必定全力支持,成爲大家的堅實後盾,讓成果被大衆看見。

農業處長陳樹義表示,縣府將持續深化與水保署合作,推動綠色照顧與農村再生,並結合產業發展與農村旅遊,讓更多社區共享幸福成果,逐步將苗栗打造爲全齡共享、宜居幸福的示範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