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努力買!日旅新制「2項確定上路」 達人曝:住京都變貴了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蔡玟君攝)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日本在2026年將推行新制,試圖消弭觀光亂象。旅日達人林氏璧就整理出新制度時程表,把所有會影響旅客的變動一次講清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1月起免稅制度大改版:購物不再當下免稅,改成「先付後退」,離境時經海關確認後才退回消費稅。此外,京都住宿稅、出國稅、簽證費、沖繩住宿稅等也都有調整可能。
林氏璧在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分享2026年日本旅遊新制度時程表,最重要的就是明年11月「免稅制度改爲先付後退」。他指出,旅客購物時需先支付含稅價格,離境時在機場經海關確認後,才能退回消費稅。
同時免稅分類將簡化,會取消一般品/消耗品分類,不需要用特殊包裝,也取消消耗品的50萬日圓金額上限,讓他笑呼,「還有快一年,大家努力地買吧!」
他也再次分享多年心得,認爲不需要把「免稅檢查」誇張想成要預留3~4小時,「因爲多半隻是抽查,不會真的詳細開行李箱受檢。」但若是大戶,尤其購買高價品,「我想是應該要提早到機場比較保險。」
接着他整理其他時間點的變動,包括3月起京都住宿稅大幅調升,最高每人每晚上限1萬日圓,成爲全日本最高的住宿稅制。新方案將目前的3級稅額細分爲5級,最高可徵收到1萬日圓,相當於目前住宿稅的10倍。
接着,4月則有簽證費調漲(尚未定案),雖然臺灣免籤不受直接影響,但未來日本規劃的「電子旅行認證制度(JESTA)」可能會收費,「且實施日期應該是2028年。」
同月還有國際觀光旅客稅研議從1000日圓調高到3000日圓以上的新制(尚未定案),「出國稅可能也會變貴。」另外沖繩也規劃開徵住宿稅(尚未定案),以房價2%計算,每晚可能上看2000日圓。
最後,林氏璧補充,外界提到的雙價格制、景點人流管制、My Car規制等,他沒有列入原因是「這些並不是日本全國性政策,也不是2026年纔開始。」最後他分析,這波政策多半是因應觀光公害而生,但若之後中國旅客大幅減少,日本整體旅遊風向是否又會改變、回頭拉攏其他國家旅客,「值得密切觀察,我想明年農曆年左右的旅客人數會是很重要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