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換照長者 專家促採階段認知測驗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高齡駕駛與用路安全的隱憂,將成爲民衆、政府、產業界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圖爲老人家開車(示意圖)。(劉宗龍攝)
高齡交通事故死傷數連年增加,專家認爲,長者身體機能可能退化,應針對高齡駕駛各年齡層完整分析其肇事或違規率,檢視換照法規有無加嚴需要;學者建議,針對以往免換照高齡族羣,應研擬階段性認知測驗,確認反應與認知能力,保障用路安全。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建議針對2017年新制上路,已滿75歲的免定期換照族羣,做更完整統計分析,研究肇事率、違規率如何,檢視是否需加嚴相關規範。高齡駕駛交安風險愈來愈高,看起來有加嚴必要,高齡者身體機能退化、反應速度不如過往,且社會環境動盪也會對長者心理造成影響,在身體與心理影響下恐產生交安風險。
近年交通法規變化多,李克聰舉桃園學童舉手欲過馬路卻連10車未停讓案例,他說,交通規則針對無號誌路口須減速慢行,大部分用路人未遵守已成習慣,須有更完整宣導教育,面對高齡族羣,可深入社區,說明新的規範或近來交通事故增加的風險,讓長者瞭解現今用路須注意哪些規定。
陽明交大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教授邱裕鈞指出,國內高齡者比例愈來愈高,可預見未來交通事故也會愈來愈多,現規定年滿75歲要換照,針對以往免換照的高齡族羣,建議研擬相關階段性認知測驗,在不同年齡確認其反應與認知能力是否適合上路。
臺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說,現行換照制度有無嚴謹看到問題,做必要且合理檢核?臺灣交通環境充滿不可預測變數,常導致難預期的傷亡意外,高齡者與18至24歲皆爲高傷亡族羣,不該針對特定族羣,對於長者等弱勢用路人應更禮讓,政府須提供更好的通行空間,保障用路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