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強大政治壓力」香港社民連解散 國安法後泛民派「清零」

香港民主派政黨社民連29日宣佈解散。主席陳寶瑩(中)與多名成員29日出席解散記者會,陳稱手持的紅玫瑰象徵人的尊嚴。(美聯社)

成立19年的香港「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29日宣佈解散,標誌着香港泛民主派主要政治團體全部消失。香港社民連主席陳寶瑩在記者會上說,面對「強大政治壓力」,經考慮各方面因素,在一致通過下宣佈即時解散。

香港社民連成立於2006年10月1日,其主要成員自我認定爲左翼意識形態的民主派政黨,香港政圈則將其歸納爲激進民主派政黨。社民連的機關刊物是「抗命」,其一個著名口號是「沒有抗爭,哪有民主」,主張議會、街頭及司法3線抗爭,以羣衆運動推動社會變革,是以其主要成員多因參與公民抗命被捕或入獄,社民連前主席樑國雄(長毛)現仍在獄中。

社民連曾擁有3個香港立法會議席,也因之排在香港民主黨、香港公民黨後,人稱香港民主派第3大政黨。這個政黨選擇在香港主權移交28週年前夕宣佈解散,其記者會以「寧化飛灰,不作浮塵」的布條爲背景。

社民連主席陳寶瑩在記者會上說,社民連成立以來,鼓勵市民爲權益發聲,後經歷組織內部紛爭,領導層幾乎全部入獄,香港也經歷改變。過去19年社民連在重大社會倡議上不曾缺席。當香港民主黨解散後,社民連面對更大的壓力,故作出決定,在香港社會活動史中要鞠躬下臺。她說,社民連近年艱難前行,至今已走到盡頭,面對強大政治壓力,考慮過各方因素,特別是對會員和同行者的影響,只能沉痛地宣佈解散。解散安排獲所有成員一致通過。

社民連副主席周嘉發稱,社民連現時在街上擺攤位作演講亦相對困難,在街上派傳單是十分平常的事,今日無法繼續下去,希望大家謹守崗位。社民連成員黃浩銘期望社民連爲最後一個解散的公民組織;曾健成稱作爲創黨成員之一,唯有祝福香港人平安。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認爲,回顧社民連進入議會的10年,證明肢體碰撞或鬥爭文化,並不能達到任何目的,反而令普選方案被否決、議會被癱瘓,反修例事件已經證明傳統民主派在議會已失去應有作用。

中央社報導,有港人指出,這象徵泛民黨派在國安法實施後5年間,已被「清零」殆盡, 據2024年一項非正式統計,香港已有逾90個機構或組織因此解散,其中並不都是政治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