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涌現賣器官潮 爲還債「1顆腎換10萬臺幣」
日媒披露,爲了償還債務而販賣器官的緬甸人急劇增加。圖中民衆非當事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緬甸內戰持續,人民生活困苦。日媒披露爲了償還債務而販賣器官的緬甸人急劇增加。許多人前往印度接受移植手術,「1顆腎臟的行情約爲700萬緬元(約新臺幣10.3萬元)」。在軍事政權統治下,經濟混亂,販賣器官的人坦言:「爲了活下去,別無他法。」
日本共同社記者進入從緬甸最大城市仰光開車約1小時的坎貝村(Kanbe),當地人口約700人。25歲村民橋喬在2023年5月賣掉自己的腎臟。在2021年2月政變前,他是建築工人,還有些積蓄。但政變後失業、通貨膨脹惡化,加上3歲兒子住院,使債務不斷累積,陷入還債壓力。
一名35歲女仲介問他「要不要賣腎臟?」他迫於生活點頭。橋喬在她引導下前往印度新德里,以「接受移植的緬甸病患親屬」名義僞造文件,通過當地醫院的審查並接受手術。整個流程早已係統化。附近也有多家情況類似的醫院。手術後住院約一個半月出院。回國時,同班機上共有8名賣過器官的人。
現在橋喬靠替那名女仲介介紹新器官捐贈者,每人可賺取約1萬日圓(約新臺幣2034元)報酬。包括他的親姊姊在內,村裡已有10人賣過腎臟或肝臟。據說附近甚至有超過半數居民賣過器官的村落。
共同社指出,雖然器官買賣屬於違法行爲,但政府與警方皆默許。橋喬說:「病人能活命,村民也能還債。」而且有摘除器官的證明文件,就能免除被徵兵。橋喬29歲姊姊茉茉在2024年將腎臟賣給一名軍政府高官的親屬。手術地點在東北部撣邦一家醫院,流程與印度幾乎相同,僞造文件、通過審查,最終獲得700萬緬元。她說:「我拿錢替母親還清債務,也買了金戒指和項鍊,但後來爲了生活又賣掉了。」她現在身邊只剩下一支智慧型手機。作爲單親媽媽,她必須撫養女兒,但「已經沒有任何能賣的東西了」。
2023年賣掉腎臟的27歲青年康考也是爲了替母親還債。還清後,他用剩下的錢在村裡買了一塊約100平方公尺的土地與一間房屋。他說:「我見過很多人賣了器官後,很快把錢花光。至少我想留下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