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中國蓋的大樓倒塌」 泰民眾恐現反中情緒
緬甸強震波及泰國,位於曼谷恰圖恰(Chatuchak)由中國中鐵十局與泰企合建的33層泰國審計局新大樓應聲倒塌,備受關注,泰國總理貝東塔已下令展開緊急調查,中國海外工程品質是否爲「豆腐渣」也受質疑,成爲震後另一個風暴中心。中國官方將國內相關負面報導急下架仍未能止血。有學者分析稱此事件恐引發泰國民衆反中情緒,甚至危及中國一帶一路日後推動。
緬甸28日強震傷亡慘重,由中企與泰企合建的泰國審計局新大樓也倒塌,造成多人死傷。該大樓由中國國企「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施工,主要包括一棟地上33層辦公樓及一棟5層停車樓,結構形式爲「核心筒+無樑樓板」,工程建設進度30%,號稱「泰國辦公第一高樓」,也是中鐵十局第一個海外超高建築。該大樓耗資21.36億泰銖,中方股份四成九。
中鐵十局在去年完成大樓封頂時曾發佈慶祝新聞稿,稱大樓高品質建設是中鐵十局在泰國發展的「一張名片」。不過大樓倒塌後,此新聞稿已被刪除。
泰國審計局大樓去年4月舉行封頂儀式,想不到如今因爲強震倒塌。(取材自X平臺)
不僅如此,官媒央視、人民網原刊出這棟高樓倒塌報導也都被刪除。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3月28日在個人微博發出一篇評論此事件文章也「被下架」。胡錫進在文中指出,這棟大樓倒塌「是老胡從即時新聞上見過的最慘烈的大樓被震塌的情景」,「這座倒塌大樓估計要遭設計和質量追究」。不過相關話題仍在微博等社交媒體熱議,討論是否有「貓膩」。
對此倒塌事件,泰媒芭堤雅新聞昨日傍晚消息,泰國總理貝東塔已下令展開緊急調查,並要求約在4月5日前提交一份全面報告,調查可能會審查建築標準、抗震設計合規性,以及是否有腐敗導致倒塌。曼谷市長查察在被媒體問及「曼谷有很多興建中大樓卻爲何只有中國蓋的大樓倒塌」時表示,「這是個好問題」,但倒塌原因仍須等待調查結果。
網路上有關「爲何中國蓋的大樓倒塌?」話題引發熱烈討論,不少人質疑並諷刺中國的「豆腐渣工程」隨着「一帶一路」輸出國門。有分析指出,此次在曼谷的中泰合資大樓倒塌事件若查出有質量問題,可能加劇緬甸民間的反中情緒,連帶影響到對中國一帶一路工程的信心和日後的中緬合作。
泰國興建到一半的審計局大樓,因地震整個倒塌。(視頻截圖)
有媒體則關注油氣管等中緬一帶一路建設是否受強震波及。南華早報報導指出,緬甸是中國從中東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戰略陸路通道,可減少對美國主導的海上航線的依賴,中緬油氣管道連接緬甸位於孟加拉灣的皎漂港和實兌港,直達中國昆明,是一帶一路的關鍵項目,這次地震也引發外界對中緬油氣管道的擔憂,有分析稱,若油氣管受損,恐將使景氣低迷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