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 臺灣民間及宗教團體展開救援、募款
緬甸日前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摘自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官網/蔡佩珈臺北傳真)
緬甸日前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臺灣多個民間及宗教團體都在第一時間投入援助工作,其中靈鷲山佛教教團、基督教芥菜種會分別深入當地提供物資及救援,紅十字會、臺灣世界展望會也陸續啓動對外募款。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表示,緬甸紅十字會已在第一時間展開救援行動,現正積極在災區執行物資發放、水及衛生服務等多項人道援助任務,還有協助災民與失聯家人恢復聯繫,並在部分地區設置臨時通訊站。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表示,爲因應龐大人道需求,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已從災害緊急應變基金(DREF)中撥款200萬瑞士法郎,並正式發出緊急呼籲,目標募款1億瑞士法郎(約新臺幣36.4億元),以支援當地的搜救、安置與復原工作。本次行動被IFRC評定爲最高等級的紅色危機(Red-level crisis)。
緬甸世界展望會已投入緊急救援工作,正在進行緊急食物援助、乾淨水資源與衛生、衛生包與救援物資、災民安全和兒童保護等工作項目,臺灣世界展望會則啓動緬甸捐款專案,民衆可使用7-ELEVEN的OPENPOINT APP及全家便利商店APP捐款,亦可前往超商使用ibon便利生活站、FamiPort機臺捐款支持。
臺灣世界展望會強調,展望會救援是獨立作業,不經政府撥款,儘可能搶救生命,並在現有社區發展工作的基礎上,爲地震災區民衆提供救援物資,盼望每筆捐款都成爲生存危急之際的重要幫助。
靈鷲山佛教教團表示,出生緬甸的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在地震第一時間表達關切並迅速聯絡上當地比丘,從3月30日清晨開始,在仰光到曼德勒的中繼站搭棚施粥,供應附近受災居民用餐,4月1日起也從臺灣、泰國緊急運送乾糧、藥品、屍袋等當地缺乏物資,爲受苦的生命送上關懷與援助,也呼籲大衆發揮善心,共同爲緬甸災民送上祝福與支持。
鑑於兒童是災難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弱勢,芥菜種會攜手在地組織及多個民間與人道救援跨國組織,提供兒少及家庭緊急物資援助需要,也盼結合在地夥伴團隊,於緬甸設立「生活物資照顧倉」,首批物資預計4月6日進行運送,並計劃於5月派遣團隊前往緬甸進一步評估當地需求,以提供中長期服務,包括兒童心理支持與教育援助,幫助孩子走出災後創傷,陪伴兒少重建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