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手部膝蓋全是傷口 女子夜騎突遭魚線"攔路"
近年來,夜騎逐漸成爲備受歡迎的休閒運動。然而,成都市民劉女士近日在夜騎途中,卻因突如其來的“攔路虎”遭遇意外,導致身體多處受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記者見到劉女士時,她的面部、肩膀、手部及膝蓋等部位,均有深淺不一的擦傷。而這一切,還要從幾天前的一次意外說起。
“就是6月26號晚上,我應該是6點多的時候從家裡出發,然後騎到事發地的那個桐錦橋那個位置,大概是在晚上8點50左右,然後就突然感覺到有一根線,直接勾到了我的臉,因爲我當時在騎車,其實我速度並不快,但是我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因爲我看不到那根線,然後它直接出現在我的臉上,我就沒有來得及捏剎車,什麼措施都沒做,沒有來得及反應,然後這根線就直接給我帶走了,然後我就整個人就是這樣摔下來,就很痛很痛,之後我就是整個身體在地上就是蜷起來。”
劉女士回憶道,摔倒後,很多路過的市民都伸出援手,不僅幫她扶起倒地的自行車,還迅速將絆倒劉女士的那根線扯了下來。
根據劉女士提供的事發視頻顯示,魚線呈紅色,線的一端還連接着一個路亞魚餌,也就是仿生魚。劉女士說,當時她摔倒後,另一位同樣騎行的市民告訴她,自己此前也差點被這根魚線絆倒。
意外發生後,劉女士立即報警並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聯繫了天府綠道管理方。
事發點的情況如何?7月3日,記者前往劉女士受傷的天府綠道桐錦橋實地探訪。
桐錦橋位於錦江之上,是天府綠道特色橋樑之一。橋面距離錦江水面約10米,距離岸邊陸地也有約5米。儘管水流湍急,但現場仍有十多名釣魚愛好者在岸邊及橋下位置垂釣。
記者注意到,不少釣魚者使用的都是路亞釣,即通過仿生餌,來模擬弱小生物在水中游動,從而引起大魚攻擊的一種釣法。當被問及魚線是否可能拋至橋面時,我們聽到了這樣的回答。
從與釣魚愛好者的交談中,我們得知,魚線被拋至橋上的情況確實存在,有人直言會直接割斷,橋上的部分就不再理會。針對此類情況,作爲綠道管理方,平時會怎樣來監管?記者聯繫到成都天府綠道管理方的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迴應稱:經現場覈實,此次事件是橋下河邊,釣魚人員揮杆(路亞)將魚線拋至橋面護欄導致的,已協調物業加強邊界區域巡查。對於劉女士的訴求,將進一步覈實溝通。針對此事,記者諮詢了律師。
上海中聯(成都)律師事務律師陳祖軍表示:“這個事件當中,行爲人、管理人應當按照自身的過錯情況承擔相應的責任。首先是直接造成侵權損害後果的垂釣人員,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侵權行爲危及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其次是公共場所的管理方,我國的《民法典》規定了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了他人損害的,需要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最後,作爲受到損害的騎行人員,在夜間騎行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其自身存在速度過快,或者未能注意觀察等情況,那麼可能自身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各方關於爭議可以友好地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由法院綜合各方的行爲判定責任。同時還需要提醒大家,在夜間開展活動要注意安全,相關的管理方也需要加強管理和安全提示。”
編輯: 尤穎慧
責編: 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