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李大海談端側模型競爭:元年開啓,巨頭涌入印證前景無限可能

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從業內獲悉,8月15日,面壁智能CEO李大海在公司成立三週年之際,發出《普惠 AGI:面壁三載,破壁有時》全員信,談及面壁對端側智能的戰略判斷。

信中提出,2025將迎來“端側元年”。元年意味着機遇大門開啓,但廣闊藍海尚在鋪開,市場格局還在成形初期。同時,端側模型優勢以及“端雲協同”正成爲行業共識,越來越多大模型廠商開始把注意力向端側投射。

除阿里通義千問之外,近期騰訊混元開源多款小尺寸模型,OpenAI也首次開源兩款模型,其中一款即爲尺寸較小的GPT-oss-20B。

李大海面向全員迴應:“壓力當然存在,但並非來自友商競爭。恰恰相反,更多創業公司和巨頭的涌入,印證了我們選擇賽道的正確性與前景的無限可能。更多參與者,必將帶來市場加速成長,讓我們能更早實現‘爲每臺設備裝上大腦’的端側願景。端側場景足夠豐富和分散,容得下衆多參與者各自找到發展的商業價值。”

李大海指出,面壁真正的壓力,是要在新入局者還在追趕面壁技術優勢時,把商業優勢更快地建立起來,轉化爲商業成功。“這需要我們極致追求技術與用戶價值的平衡。在有限的端側硬件環境中,我們已經高效地把模型跑起來,還要聰明地把模型技能點都‘點’在用戶需求的‘睛’上,創造出雲端模型無法替代的差異化用戶體驗。”

信中回顧了面壁智能開拓端側模型市場的戰略思考。“百模大戰硝煙瀰漫之際,管理團隊曾深度自省,大模型同質化競爭嚴重,面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答案愈辯愈明:高效!我們是天生的效率追求者,自覺地追求‘同等性能我最小,同等參數我最強’,最終帶來更快速度、更低成本的端側模型方案。”

在對“高效”科學化探索過程中,面壁研究團隊發現並提出了描述大模型知識密度的“密度法則(Densing Law)”,在大模型的規模法則(Scaling Law)遇到挑戰之時,接力爲業界開闢新的認知視角。“這是我們引以爲豪的專業貢獻,更是我們確立‘引領端側智能’戰略的信心所在。”李大海說。

信中披露,2024 年初,面壁小鋼炮MiniCPM端側模型誕生,2.4B 參數能力超越了Mistral 7B模型,以小博大,自此成功出圈,目前系列端側模型的累計下載量超過1300萬,與高通、NVIDIA、MTK、Intel、華爲、瑞芯微電子等國內外主流芯片廠商的方案全面適配。MiniCPM 模型作爲“端側大腦”的核心,在汽車、手機、PC、家居等終端領域,已經成功落地生根,特別是在打造智能化汽車的新一代人機交互(AI座艙)方面形成特色優勢。

據悉,今年7月下旬,面壁新一輪組織升級,專門成立一級組織“汽車業務線”,通過壓強式突破,推動MiniCPM 模型廣泛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