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約曝俄助陸攻臺演練?《新蘇黎世報》:普丁不會爲習而戰
俄國防部近日發佈中俄在日本海進行聯合海上軍演照片。(資料照/美聯社)
德國之聲中文網日前引述據德國《畫報》報導,名爲「黑月」的國際駭客組織獲取一份機密文件,該文件顯示莫斯科和北京在準備入侵臺灣的問題上密切合作。不過,發表在另一歐洲媒體《新蘇黎世報》的客座評論「普丁不會爲習近平而戰」則稱,儘管理論上存在中國大陸與俄國軍事聯手的可能性,但鑑於俄國總統普丁當前在政治、經濟與軍事領域所面臨的困境,他很難承擔多線作戰的風險。
《畫報》(Bild)指出,「黑月」(Black Moon)駭客組織取得的文件顯示,中國大陸與俄國早於2024年4月就達成協議,由俄羅斯國有軍火出口商「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爲中國大陸空降部隊開發並交付一套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相關合約代號爲「劍208」,還包括俄國製造商向中方買家交付一批軍事裝備。涉及的裝備和系統包括:伊留申(Ilyushin)-78MK-90A與伊留申-76MD運輸與空降飛機等。《畫報》表示,無法驗證文件的真實性。不過,德國高層安全部門消息人士向該報證實,這批文件是真實的。
針對普丁(Vladimir Putin)協助北京演練攻臺之說,德國之聲中文網昨於「媒體看中國」評論中提問,在西方受俄烏戰爭牽制而無暇他顧之際,北京會武力攻臺嗎?一旦臺海發生戰事,普丁又會對習近平提供哪些支持呢?瑞士主要媒體《新蘇黎世報》對此進行深入分析。
這篇題爲「普丁不會爲習近平而戰」的評論指出,在臺灣問題上,中國大陸的利益訴求非常明確。但一旦中國大陸發出軍事支援的請求,普丁會如何迴應,卻有諸多不確定性。一方面,他在烏克蘭戰爭中高度依賴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民兩用物資。然而,如果北京對臺灣發動戰爭,中國大陸的這些對俄供應會因自身需求而減少,甚至可能斷貨,這樣的場景顯然不符合克里姆林宮的利益。
俄羅斯能源出口受到西方制裁之後,中國大陸已成重要買家。有鑑於此,普丁將很難拒絕北京提出的請求。儘管如此,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層面來說,俄羅斯都無法承認多線作戰的負擔。
在外交上,普丁現已陷入孤立境地。而且經濟前景黯淡。在軍事層面上,儘管俄軍在規模、裝備和後勤方面佔據優勢,但在烏克蘭的推進速度卻不如預期。3年多來,普丁既然不能征服烏克蘭,他又怎麼膽敢同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挑釁呢?
《新蘇黎世報》客座評論作者史濟爾特斯(Janos I. Szirtes)認爲,儘管歐洲有很多人擔心來自俄國的軍事威脅,但從經濟和軍力對比來看,歐洲佔據着明顯的優勢,GDP是俄羅斯的8倍,國防開支是其2倍。有鑑於此,普丁完全沒能力去爲習近平的攻臺計劃而牽制西方。
史濟爾特斯指出,「對俄羅斯來說,對北約發動軍事襲擊無異於自殺行爲。滿足中國希望俄羅斯『牽制』北約歐洲盟友的願望,超出普丁的實際能力。不過,這並不排除普丁會以靈活的方式滿足中方的請求。但他不會冒直接開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