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不僅害死人 而且害死貓
《戲貓圖》 宋 《仕女圖》 五代 周文矩 陝西漢中高家河宋朝墓室裡的貓浮雕
貓是捕鼠的能手,是聰明可愛的寵物,然而在歐亞大陸上,多個國家的多個王朝都曾經把貓視爲妖邪的化身,這種古怪的風氣至少持續了一千多年。
隋文帝時的“貓鬼案”
我們先把歷史的指針撥到公元6世紀下半葉,看看隋文帝的小舅子獨孤阤(tuó)爲什麼被關進大牢。
獨孤阤,一些文獻寫成“獨孤陀”(阤是陀的異體字),北周大臣獨孤信的兒子,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的弟弟。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封賞親戚,將小舅子獨孤阤封爲將軍。
隋文帝即位不久,京城長安有居民告御狀:“母爲人貓鬼所殺。”(《隋書》卷79《獨孤阤傳》,下同)意思是自己母親死於非命,兇手是別人飼養的一隻“貓鬼”。隋文帝什麼反應呢?“以爲妖妄,怒而遣之。”純屬妖言惑衆,沒有科學根據,於是很不爽,把告狀人趕走了。
然後到了公元598年,皇后獨孤伽羅得了一種怪病,大臣楊素的妻子也得了同樣的怪病。隋文帝讓御醫會診,御醫們衆口一詞:“此貓鬼疾也。”這種病是貓鬼造成的。
先前老百姓告狀說貓鬼,隋文帝不信,這回御醫們都說貓鬼,隋文帝不由得信以爲真。他開始分析:“陁,後之異母弟;陁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陁所爲。”皇后和楊素的妻子病情相同,致病原因也必然相同,讓她們得病的幕後兇手必然是同一個人。這個人會是誰呢?必然是跟皇后和楊素妻子都有關係的人。獨孤阤是皇后同父異母的弟弟,獨孤阤的妻子是楊素同父異母的妹妹,獨孤阤跟皇后和楊素妻子都有關係,由此可見,那個飼養貓鬼的兇手可能是獨孤阤。
這時候,隋文帝還不敢肯定,讓獨孤阤的哥哥獨孤穆去問話,又悄悄把獨孤阤召進宮裡親自詢問。當着隋文帝的面,獨孤阤氣得跳腳,賭咒發誓說不是自己乾的。隋文帝惱了,將獨孤阤趕出京城,下放爲遷州刺史,同時派人監視。
遷州在今天湖北房縣一帶,包括周邊好幾個縣,當時還處於半開化狀態,經濟落後,是專門流放官員的地方。獨孤阤身爲國舅爺,正牌子皇親國戚,被貶到這種地方當官,當然滿肚子怨言。他是個大嘴巴,說了一些不敬之詞,那些言語當然都被隋文帝派去的監視者彙報上去。
隋文帝大怒,發出一紙詔令,將獨孤阤抓進京城,關進天牢,還把獨孤阤的家屬和僕人也關起來,由宰相和大理寺的官員一起審問。官員們不敢對獨孤阤用刑,對獨孤陀的僕人就不客氣了,嚴刑拷打,讓他們老實交代,說出獨孤阤到底是怎麼飼養貓鬼的。
飼養貓鬼者全家誅殺
重刑之下,總是能得到想要的口供,獨孤阤家的丫鬟徐阿尼熬不住了,對審案官說,貓鬼那事兒是真的,但不是俺主人獨孤阤養的,是俺養的,獨孤阤母親活着時,俺就養貓鬼,每日每夜用老鼠餵養,把貓鬼養成以後,放它去害人,把人害死,被害者的財產就會轉移到俺家裡。
聽了這樣的口供,審案官並不滿意,因爲他們覺得隋文帝已經認定始作俑者就是獨孤阤,不把獨孤阤拉下水是不能讓皇帝滿意的,於是接着用刑,於是審出了更多的“事實”:第一,徐阿尼養貓鬼是受獨孤阤的指示;第二,獨孤阤的妻子也知道這件事;第三,獨孤阤曾經因爲沒錢買酒,讓貓鬼去楊素家裡弄錢,導致楊素妻子生病;第四,獨孤阤曾經因爲皇后賜他的財物太少,讓貓鬼去害皇后,導致皇后生病。
單憑這些口供,似乎還不能讓皇帝滿意,審案官繼續用刑,然後徐阿尼當衆表演了一番召喚貓鬼的儀式。供詞有了,“證據”也有了,審案官功德圓滿,回奏隋文帝。隋文帝果然滿意,因爲他的猜測已經被審案官證明,可見他英明神武,至公至明,決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會放過一個壞人。現在壞人就是他的小舅子獨孤阤,該怎麼懲處這個養貓鬼害人的國舅爺呢?他不願顯得過於專斷,便向大臣徵求意見。
一個大臣說:“妖由人興,殺其人可以絕矣。”貓鬼是人養的,把人殺了,貓鬼就絕了。隋文帝點點頭,“以犢車載陁夫妻,將賜死於其家。”用一輛牛車把獨孤阤夫婦送回去,準備將他們賜死在家裡。獨孤阤的弟弟出面求情,隋文帝又改變主意,開恩免死,將獨孤阤免職流放,讓獨孤阤的妻子出家爲尼。
公元598年,也就是獨孤阤“貓鬼案”發生的這一年,隋文帝制定了一條法律,禁止任何人飼養貓鬼,一經發現,全家誅殺。公元604年,隋文帝駕崩,隋煬帝即位,新皇帝懷念舅舅,將獨孤阤改葬,並追封官銜。
隋煬帝信貓鬼嗎?可能信,也可能不信,但他的臣民肯定是信的。唐朝文獻《朝野僉載》第一卷說:“隋大業之季,貓鬼事起,家養老貓爲厭魅,頗有神靈,遞相誣告,京師及郡縣被誅戮者數千餘家,蜀王秀皆坐之。”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6),貓鬼案再次出現,很多人被告發,說他們家中養老貓爲鬼魅,從京城到地方,幾千戶居民因此被殺,連隋煬帝的弟弟楊秀都牽連其中,遭到隋煬帝禁錮。
公元1768年左右,乾隆統治下的中國發生了一場席捲江南並波及全國的“叫魂案”,一些流民乞丐和遊方僧道被愚民認定爲“剪人髮辮,取人魂靈”的妖人,乾隆下令各地嚴查,結果導致更多的“妖人”被屈打成招,全國上下人人自危。這段荒誕歷史被美國漢學家孔飛力寫成《叫魂》一書,如果哪位學者將隋文帝和隋煬帝時期的貓鬼現象深入剖析,著書立說,其史學價值和社會學價值應該不亞於孔飛力的《叫魂》。
武則天孫思邈也信貓鬼
隋朝滅亡,進入唐朝,唐朝似乎沒有再掀起大規模的貓鬼案,但卻在法律彙編《唐律疏議》中留下了蛛絲馬跡:“若傳畜貓鬼之類,及教令人,併合絞罪。”如果有人飼養貓鬼,或者把飼養貓鬼的方法傳授給別人,飼養者和學習者都要判處絞刑。這條法律說明,唐朝君臣應該相信貓鬼存在。
更有意思的是,唐朝名醫孫思邈也信貓鬼。孫思邈《千金方》裡收錄了幾條對付貓鬼的方子:第一,“臘月死貓兒頭,燒灰,水服,一錢匕,日二,治貓鬼。”找一隻在農曆十二月死的貓,將貓頭燒成灰,用水送服,一頓喝一小勺,一天喝兩頓,能治貓鬼;第二,“出門常須帶雄黃、麝香、神丹,諸大辟惡藥,則百蠱、貓鬼、狐狸、老物、精魅永不敢着人。”出門要帶着雄黃、麝香、硃砂等藥,那些百蠱、貓鬼、狐狸精等妖魔鬼怪就不敢近身了;第三,“相思子、蓖麻子、巴豆各一枚,硃砂末蠟各四銖……以香灰圍患人面前,着火中沸,即書一十字於火上。”假如有人被貓鬼上身,就用一顆相思豆、一顆蓖麻籽、一顆巴豆、四銖(二十四銖爲一兩)硃砂、四銖蠟末混合成藥,再把香灰撒到患者周圍,生一堆火,將藥撒到火裡,在火上畫個十字,可以驅趕貓鬼。
不可否認,孫思邈是偉大的醫學家,《千金方》裡也有很多驗方,但他畢竟是古人,畢竟沒有受過科學訓練,畢竟不明白藥物的化學原理,所以他的著作裡不可避免會出現近乎巫術的東西。事實上,從東方到西方,任何一種古典醫學看起來都神秘莫測,都有明顯的巫術色彩,所以醫學界才提倡“在繼承中發展”,而不是隻繼承不發展。
《千金方》成書之後不久,唐僧玄奘的弟子窺基著成《唯識二十論述記》,那是佛教宗派唯識宗的入門教材,該書第二卷也提到貓鬼:“由貓鬼等意念勢力,令他着魅變異事成,既彼親能令他作此,但由意念增上緣故。”大意是解釋貓鬼的成因——貓鬼不是憑空出現的,是受冤而死之貓的意念過於強盛所導致。窺基出身不凡,師父是唐僧玄奘,伯父是唐朝開國大將尉遲恭,他創立了唯識宗,深受武則天的敬仰。武則天崇信佛法,同時也相信貓鬼。
唐人筆記《大唐新語》記載,武則天與唐高宗別的后妃爭風吃醋,用計謀將皇后王氏和蕭淑妃關進冷宮,再將她們殘害至死。蕭淑妃臨死詛咒武則天:“阿武狐媚,翻覆至此,百生千劫,願我託生爲貓兒,阿武爲老鼠,吾扼其喉以報今日足矣。”武氏(唐宋時期,人們習慣將某氏稱阿某,如李氏稱爲阿李,武氏稱爲阿武)那個狐狸精設計害我,我來世必定託生爲貓,武氏託生爲鼠,今後世世代代,我都會用爪子扼住她的喉嚨,以報今世之仇。武則天聽聞此言,便禁止後宮養貓,然而她做賊心虛,常常夢見貓鬼作祟,只好“命巫祝祈禱”,讓巫師求告上天,祛除貓鬼。
貓鬼之說流傳千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公元980年,“溫州言捕獲養貓鬼詛殺人賊鄧翁,並其親族械繫送闕下腰斬,鄧翁親族悉配隸遠惡處。”宋太宗接到溫州官員奏報,說當地有一個姓鄧的老頭,飼養貓鬼,以此殺人。宋太宗怎麼處理呢?將鄧老頭及其家屬抓到京城,鄧老頭判處腰斬,其家屬充軍發配。這個案子說明宋朝人也相信貓鬼,至少宋太宗是信之不疑的。
宋朝以後是元朝和明朝,明朝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又一次提到貓鬼:“自少食貓肉,則蠱不能害。”從小就吃貓肉,就不會被貓鬼侵害。《本草綱目》是從歷代醫書、史書和志怪小說裡蒐集所有方子,再分門別類編寫出來,即使在同一個條目裡,很多方子也是自相矛盾的,李時珍只負責整理,偶爾提出質疑。李時珍的偉大貢獻是整理儘可能多的素材,供後人驗證和篩選,他並不完全相信他所整理的方子。關於這一點,相信真正讀過《本草綱目》的朋友都會認同。
現存明朝文獻裡沒有記載具體的貓鬼事件,但是到了清朝,貓鬼又死灰復燃。清代文獻《銜蟬小錄》說,山西寧武流行祭拜貓鬼畫像,畫的一個貓頭人身怪物,一男一女站在這個怪物的左右,人們紛紛向貓鬼畫像進獻供品,香火十分旺盛。另一部清代文獻《咫聞錄》說,甘肅涼州流行飼養貓鬼:將貓勒死,再對着貓屍唸咒作法,七七四十九天以後,給這隻貓立一個牌位,在牌位旁邊放一隻布袋,然後祭拜許願,貓鬼就會去偷竊別人家的財物,放進布袋裡。
貓被異化被妖魔化
從隋朝到清朝,貓鬼從興盛到沉寂,從沉寂到復興,斷斷續續流傳千餘年。現在讓我們把目光投射到海外,看看其他地方的貓鬼信仰。
唐朝時期,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將建築、飲食、官制、佛學引入日本,同時也把貓帶了過去。日本原本應該是有貓的,他們把從中國引進的貓叫作“唐貓”,隨後在江戶時代(大約相當於中國的明清時期)孕育出“貓又”信仰。貓又即貓妖,類似於貓鬼。
2023年,俄羅斯科學院一名學者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位教授合著論文《CatSpiritsinNorth-WesternChina》(中國西北地區的貓靈),研究了東北亞的貓靈崇拜,說蒙古部落也曾經將貓的魂靈視爲具有威脅和報復性的神秘力量。
大約在宋朝、元朝和明朝前半葉,歐洲處於黑暗的中世紀時期,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認爲貓是邪惡的,是魔鬼的化身,女巫會飼養黑貓或變成黑貓,將上帝的子民拖進地獄。在這種迷信影響下,歐洲開展了大規模的殺貓行動,成千上萬的黑貓被裝進麻袋或籮筐,放到篝火上活活燒死。我們在谷歌學術裡可以讀到一篇題爲《WhyMedievalCatsApprovedofthePlague》(爲何中世紀的貓造成了瘟疫蔓延)的英文著作,該文詳細描述了中世紀歐洲對黑貓的系統性屠殺,並且認爲黑貓數量銳減造成老鼠劇增,這又使得鼠疫在歐洲流行,大規模的黑死病肆虐西方。
從東亞、東北亞到歐洲,過去千餘年的歐亞大陸上,不斷有人將貓異化和妖魔化,這又是爲什麼呢?一種解釋是,貓不像狗那樣容易被馴化,貓和人之間始終有一種距離感,貓也不會將人視爲主人,反而會把主人當成寵物。比如說,很多貓咪把捉來的老鼠放到主人面前,那並不是在向主人示好,而是在教主人捕獵:“瞧,老鼠就是這樣捉的,快跟我學!”在古人看來,貓的這些行爲相當神秘,而神秘近似於妖邪。
這種解釋完全是把人類虐貓的罪行甩鍋給貓,正確的解釋或許還是過去人類世界欠缺科學知識,導致迷信盛行,迷信不僅害死人,而且害死貓。
文並供圖/李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