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走路太醜被投訴! 物業嘆:集合式大樓爭議百百款
▲最常遇到的公寓大廈爭議歸納爲7大類,包含管委會選任與職責、社區規約、修繕責任、公共空間使用、雜物堆積、停車空間,以及「其他」。(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臺中報導
臺中市民最常遇到的公寓大廈爭議,市府統計歸納爲7大類,包含管委會選任與職責、社區規約、修繕責任、公共空間使用、雜物堆積、停車空間,以及「其他」。結果顯示,竟有超過9成的案件落在「其他」類,讓諮詢師直呼「社區問題比法條還有創意」。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3/「精裝修再送家電」有料? 網紅建商批:最爛策略!拚銷售只有1招
住戶提問五花八門,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住宅發展工程處指出,自2018年建立制度,並於2019年正式與產業界合作成立「公寓大廈諮詢服務隊」,至今已運作5年,協助市民處理居住環境維護、管委會運作、事務執行等疑難雜症。
▲公共空間使用、雜物堆積、停車空間也是常見的住戶糾紛。(圖/資料照)
近期,也有不少協調案件,包含區權大會流程爭議等等,一名擔任過主委的C小姐就說:「問題真的千奇百怪,像是社區植栽有3顆大樹枯萎,但實際上管委會已經捉襟,但還是得找樹種植、或是垃圾沒分類、佔用梯廳、其中婆媽最常見投訴是聲音傳導,整批人進去住戶家中靜坐,心裡有時候真的會覺得是活見鬼嗎?」
而保全、櫃檯也相當難當,任職物業經理的白先生就說:「我們社區400多戶,每月光信件、包裹、寄物就破萬筆,還有不少日常作業,卻常常被住戶偷拍檢舉偷懶,甚至收到過秘書小姐走路姿勢太醜、清潔人員沒有問好的投訴。」
▲社區公寓大樓這類集合式住宅已是相當普遍的一種居住型態,專家認爲打破敵對關係比對簿公堂來得好。(圖/資料照)
市府統計雖有7大類型,但最多的竟是「其他」,住戶常見的「創意問題」包括有人要求管委會「應該每天修剪樹木而不是一個月一次」、抱怨「保全要求自己下樓領包裹」、甚至重複申請同一件事「只想聽到不同答案」,諮詢師笑稱,這些案例纔是社區最真實的日常。
不過社區公寓大樓這類集合式住宅已是相當普遍的一種居住型態,人多口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的話,輕則住戶間留下芥蒂,嚴重的話甚至會彼此交惡、對簿公堂。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說:「住戶之間的糾紛、疑難雜症,最佳的處理方法是請管委會出面勸導並協調改善,不過因爲個人與管委會都不具公權力,不能擅自對於違規事項作更多處置,因此若違規住戶仍不改善,其實還可以尋求縣市主管機關進行處理。」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3/「精裝修再送家電」有料? 網紅建商批:最爛策略!拚銷售只有1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