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名單仍是「臺北天下」!葉怡蘭:延攬星廚、高規投資成摘星法則
米其林名單公佈,今年共七個城市進入評選,除七家綠星餐廳以外,全臺共有五十三家餐廳星光閃耀。記者陳睿中/攝影
第八屆《臺灣米其林指南》名單揭曉,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認爲,米其林從頭兩年的生澀、疫情期間左支右絀的保守,至今年已積累了四百一十九家星餐廳,名單逐年壯大、加上地域的推廣,「作爲立足臺灣的指南,其影響力已經成形」。
她指出,「米其林的審美體系已完全穩固」,「在此洪流下,餐飲業要如何站穩自我,是我們的課題。而國人的熱愛餐廳與星榜的距離,將會如何拉鋸,也值得觀察。」
葉怡蘭指出,近幾年新進榜與升星的餐廳,自有一套完整可依循的法則,其一,就是米其林的DNA。「像是La Vie、鮨 嘉仁、元一皆出自海外星級餐廳,進入臺灣就有類種子球員的概念」,「這種延攬國外星廚、高規格投資,具有形式完整、精美且奢華的標準Fine Dining樣貌,已成爲摘星法則。」
此外,「中菜西吃」也是另一種摘星保障,例如今年的心宴、川雅。「此舉對於未來中菜發展,勢必形成強大的影響。」葉怡蘭說。
「臺灣味的西菜仍是保障名額」,葉怡蘭點名去年的斑泊、今年的好嶼,「星榜上恐已難再有真正市井的在地臺菜」。她也分析,今年榜單可看出,「法、日料理獨大」,以及「依舊是臺北天下」,新進城市與臺南仍是陪榜。
美食家Liz(高琹雯)則認爲,米其林在臺灣授星相對大方,一星新增了八間,加上米其林官方指出「有百分之六十的新星餐廳,是在過去十八個月內開幕」,此舉也表示,米其林緊跟着臺灣餐飲界的變化。大方授星下,Liz也憂心,「會不會星星太多,加上通膨民衆無感,讓星餐廳競爭更爲激烈?」
綜觀名單,Liz說,今年的好消息是「年輕主廚大獎」頒給了永筵小館的夏永巖,「近幾年西餐蓬勃下,中菜臺菜缺少此類肯定」。Liz也開心指出,「心中多年的遺珠:FRASSI、La Vie與好嶼終於摘星」,認爲是遲來的肯定、星榜「實至名歸」。
二星餐廳自去年的五家增加爲七家。記者陳睿中/攝影
頤宮、JL Studio、態芮(Taïrroir)摘下最高榮譽三星殊榮。記者陳睿中/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