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設計周直擊!GUCCI《竹藝邂逅》展致敬竹子亦剛亦柔

GUCCI在米蘭將建立於16世紀的聖辛普利西亞諾修道院變成一片竹林。(古明弘攝)

竹子能有多少樣態?可以當成建材,也可以翱翔於空中。GUCCI攜手2050+創意團隊及其創始人Ippolito Pestellini Laparelli 共同策劃《竹藝邂逅Gucci |BAMBOO ENCOUNTERS》特展於米蘭設計周Milan Design Week展出,致敬竹材在品牌設計史與美學基因中的永恆印記。匯聚全球當代設計師與藝術家以突破性手法重新演繹竹材的創意之作。開幕即吸引大批人潮參觀。

《竹藝邂逅》是對竹子的致敬,這種常綠植物竹子,將力量與輕盈完美融合在一起,是一種具有豐富文化意義的材料,也是當代設計的關鍵媒介。

隱身於竹林小徑間的噴泉雕塑品。(古明弘攝)

在修道院中不停飛舞的風箏,象徵竹子不僅能穩立於地面,也能以其他形式飄在空中。(古明弘攝)

於16世紀聖辛普利西亞諾修道院登場的《竹藝邂逅》的靈感源自20世紀40年代中期House對竹子的開創性使用。 受品牌創辦人Guccio Gucci的兒子對竹製手杖的熱情的啓發,工匠們開始製作帶有弧形竹柄的手提包。當時品牌首度將竹材運用於手提包握柄設計,經典的Bamboo 1947包款由此誕生。

矗立於展區中央的高塔由竹子和鋼材搭建,提供參觀者遮蔭和休息之處。(古明弘攝)

在修道院長廊上掛滿五彩繽紛的竹風箏。(古明弘攝)

在會場隨處可見以盆栽築成的竹林,還有竹製品與融合竹子元素的雕塑品,其中最吸睛的是在庭園中四處飛翔的風箏,以竹子爲骨幹的風箏,承載人類的夢想,荷蘭設計團體 Kite Club(Bertjan Pot、Liesbeth Abbenes 與 Maurice Scheltens 組成)所帶來的《Thank you, Bamboo》系列風箏將表面變成畫布,揮灑極具視覺張力的作品。

矗立於中的高塔也體現了竹子不僅能有彈性亦能剛強的特性,此爲以鋁製成的層架將竹子剛柔元素完美融入其中,精美小巧的竹籃,也能看見藝術家的巧思,同時兼顧實用性。參觀隊伍排最長的隱身於竹林小徑裡的小型雕塑噴泉。

兼具美觀與實用性的竹燈罩、竹籃等竹製品,在藝術家的巧手下變成造型奇特的作品。(古明弘攝)

藝術家將竹節元素融鋁製雕塑中。(古明弘攝)

GUCCI的《竹藝邂逅》特展將在米蘭聖辛普利西亞諾修道院展至4月13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