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攜手Midjourney,強化AI影像與影片生成技術應用發展

繼自行推出AI圖像生成與影片編輯工具後,Meta確認與舊金山AI研究實驗室Midjourney達成合作協議,透過授權取得其影像及影片生成技術,藉此補強自家AI生態系,並且爲日後產品注入更多創意可能。

目前於Meta擔任人工智慧技術長的汪滔 (Alexandr Wang)表示,如果要確保Meta能持續打造「最佳產品體驗」,必須採取「全方位策略」,不僅需要頂尖技術人才與龐大算力規劃,同時也要能與產業內最強的合作伙伴攜手。汪滔進一步指出,Midjourney在技術與美學層面的突破讓人驚豔,Meta相當期待能透過此次合作,進一步擴展AI應用場景。

[removed][removed]

Midjourney當前技術成就

Midjourney於今年6月正式推出V7模型,此爲從根本設計大幅改造的全新影像生成模型,對文字提示的理解能力更強,藉此更精準呈現用戶所需的影像風格。同時,Midjourney也同步推出首款影片生成模型V1,讓使用者能將生成的靜態影像轉換爲短片動畫,進一步拓展了創作的應用邊界。

在過去幾年中,Midjourney以社羣爲核心快速成長,逐漸成爲AI影像生成市場的重要角色。此次與Meta合作,除了有助於Meta在產品中融入更高品質的影像與影片生成能力,更意味Midjourney的技術獲得大型科技企業的高度認可。

對手環伺,Meta加速追趕

雖然Meta先前已經推出自有影像生成工具,但在競爭上仍難與OpenAI的Sora、Google的Veo等生成式影像技術抗衡。而透過與Midjourney合作,Meta將有機會縮小此領域技術差距,甚至在使用體驗上找到差異化切入點。

至於與Midjourney合作,同時也是Meta朝向「超級智慧實驗室」 (Superintelligence Lab)邁進的重要一步。近年來,Mark Zuckerberg大舉招募產業人才,並且祭出高額簽約金與薪資吸引更多技術人才加入,試圖挖角來自競爭對手的關鍵工程師與科學家。而汪滔便是這波挖角佈局的代表人物,Meta在2024年斥資148億美元投資其創立的Scale AI,但條件是身爲創辦人的汪滔加入Meta團隊,並且在後續擔任Meta人工智慧技術長。

AI競局持續升溫

隨着大型科技公司持續強化AI戰略,未來不僅是演算法與模型的競爭,更將延伸至內容生成體驗與生態整合的角逐。Meta與Midjourney的結盟,或許將在未來幾年內,成爲改變 AI 影像與影片生成市場版圖的重要關鍵。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