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燒2兆讓HTC重傷 宏達電高層從一數字看到轉型契機

▲2014年透過外甥陳信生(圖)牽線體驗VR,隔年王雪紅決定全面佈局VR軟硬體。

圖文/鏡週刊

宏達電與Google簽署2.5億美元(約新臺幣82億元)的交易案,背後其實牽扯着美國3大科技巨頭(Google、Apple、Meta)參戰頭戴裝置開發的新變局,讓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決定重新調整營運與銷售戰略,宏達電亞太區總經理黃昭穎表示,從財報來看轉型已漸曙光。

科技圈人士指出,Meta、蘋果、Google互搶頭盔、眼鏡商機,前2者耕耘多年,握有技術,但Google棄守10年纔回頭攻XR(延展實境)頭盔,「拿下宏達電研發團隊可以快速縮短與競爭者的落差,也能挹注宏達電資金,這是魚幫水、水幫魚,賣出好價格的時間點。」

▲面對Meta祭補貼戰搶市,黃昭穎(圖)率公司朝VR軟體發展。

這一步也解決王雪紅在VR(虛擬實境)硬體銷售的痛點。這幾年宏達電硬體機種不斷推陳出新,從VR到XR頭盔,2023年更突破笨重頭盔的限制,推出重量不到200公克且價格萬元有找的VR眼鏡,但卡在出海口與對手大撒幣補貼,銷售狀況不佳。

國際研調機構指出,去年第三季全球VR頭盔出貨量下跌4%,Meta異軍突起市佔衝上6成5,狠甩蘋果,把宏達電踢出榜外。黃昭穎說,Meta大量補貼降價搶市,累積虧損600億美元(約新臺幣2兆元),每年還會續虧180至200億美元。

▲法國巴黎聖母院因火災損毀,HTC出手以VR讓聖母院重現在世人眼前。(圖/HTC提供)

黃昭穎非常清楚,以宏達電目前的財報狀況,若排除2018年靠賣掉手機代工部門虧轉盈,其實已連9年虧損,合計超過700億元,根本不可能學Meta海撒補貼搶市,「銷售狀況會調整以VR軟體服務來賣硬體。」

▲宏達電深耕心靈和運動VR內容,成爲全球第一家登上太空的VR公司。(圖/翻攝HTC VIVE官網)

記者好奇,臺灣普遍的強項是硬體而非軟體,爲何要瞄準VR軟體服務?黃昭穎充滿自信,他說從財報來看,大家只關注營收和獲利的變化,但「毛利率」數字纔是宏達電轉型的重要指標,「去年開始,宏達電毛利率來到4成的新高水位。」

更多鏡週刊報導【封面故事】宏達電Google 82億交易案內幕 王雪紅聚焦VR軟體佈局【宏達電轉型突圍3】面對宏達電起起落落 王雪紅謹記母親教誨拚翻身【宏達電轉型突圍1】直擊宏達電員工大會 王雪紅親揭公司轉型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