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公園動工改造 5亮點將成萬華新地標

爲改造龍山寺前方的艋舺公園,打造成「東京表參道」意象,北市府昨天開工,預計明年8月中旬竣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市府斥資2.6億改造龍山寺前方的艋舺公園,打造「東京表參道」意象,五大亮點包括讓龍山寺正殿視覺迴歸,重現古蹟之美,並打造彈性空間供藝文、市集等活動。市長蔣萬安說,將成爲結合信仰、生活和觀光的萬華新地標。

艋舺公園面積逾1萬3千平方公尺,前身爲龍山市場,2005年建爲公園後,設施逐漸老舊,蔣萬安昨主持開工典禮,預計明年8月16日竣工。

工程五大亮點包括拆除遮蔽南側廊道,讓龍山寺正殿視覺迴歸,重現古蹟之美;填平下凹式水池,打造彈性空間供藝文活動、市集使用;打造東側「生活廣場」,活絡三水街商圈;拆鋼構屋頂、增加綠化;增設無障礙廁所與駐警辦公室,提升安全友善。

蔣萬安說,自古有「北有圓環、南有龍山寺」之說,是觀光客來臺必訪的重要文化地標,艋舺公園啓用至今已屆20年,改造不只是工程建設,更融合觀光、產業與文化等多元面向。

艋舺公園周邊區域常有街友聚集,不過近日因施工,街友減少,但當地居民憂心,公園街友很多都是從新北等外縣市來,雖然公園因施工架圍籬,加上雙北市府協調引導街友,數量確實減少,但公園完工後變更舒適,還是會再回來。

居民說,很多慈善團體、基金會或者廟宇等團體會帶食物給街友,但很多街友吃不完就隨手亂丟,造成環境髒亂。

青山裡長李昭成說,北市府有指示相關局處解決街友問題,他也積極請警方處理,但重點源頭還是民團發便當等問題,很難怪市府不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