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院放行 川普政府可在加州大規模查緝移民
▲美國移民局先前突襲洛杉磯地下夜店,逮捕36名佯稱來自臺灣卻被識破的中國公民。(圖/翻攝自X/HSI Los Angeles)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美國最高法院8日做出裁定,暫時解除加州法官先前對聯邦移民機關施加的限制,允許聯邦探員在洛杉磯地區恢復大規模移民查緝行動,川普政府在移民政策戰場上再下一城。
此案源於加州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弗林朋(Maame E. Frimpong)先前頒佈的禁制令,禁止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以「機動巡邏」方式進行無差別攔查。弗林朋認爲,ICE探員經常僅憑膚色、語言、職業或地點對人攔查,這違反了憲法對個人自由的保障。
不過在最高法院保守派多數意見主導下,裁定暫時解除這項禁令。雖然多數大法官未說明理由,但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表明立場,認爲禁制令過度限制ICE探員執行職責,特別是進行短暫身份查驗的能力。他也指出,如有濫用武力情形,探員仍可能面臨法律責任。
與此相對,自由派大法官索托瑪約(Sonia Sotomayor)則強烈反對。她在意見書中寫道:「洛杉磯數以千計的民衆,僅因外貌、口音、從事勞力工作,就遭受攔查、壓制甚至戴上手銬。如今法院的裁定,無異於讓同樣的侮辱持續發生。」
此案仍將在加州法院持續審理,背景是民權團體對川普政府移民政策的長期批評。這些團體主張,洛杉磯的掃蕩行動系統性地針對拉丁裔與深色膚色者,質疑其執法背後存在種族歧視。
不過聯邦政府堅稱,ICE的行動標準是基於居留狀況,而非種族。司法部表示,原先禁制令對探員在前線做出快速判斷構成「不合理限制」。
美國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隨後在社羣平臺上發文,稱讚本案裁定是「一大勝利」,表示,「ICE現在得以不受過度司法干預,自由執行任務,保護我們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