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國兩艘航母都不行!但福建艦扼殺了美日最後一絲希望!

2025年6月,一份來自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內部報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份報告指出,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的正式海試,徹底打破了美日在西太平洋維持多年的戰略均衡。

報告作者之一,美國退役海軍情報官卡爾·舒斯特在文中毫不掩飾地寫道:“福建艦的出現,扼殺了美日最後一絲希望。”

這番言論迅速在西方媒體中傳開,引發輿論風暴。而就在幾年前,美方還對中國的遼寧艦和山東艦不屑一顧,聲稱“毫無威脅性”。是什麼讓他們態度發生180度轉變?福建艦究竟具備什麼樣的實力,能讓一向高傲的美國專家低頭?

早在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舉國振奮。這艘由蘇聯“瓦良格”號改裝而來的航母,雖然並非最新設計,但它標誌着中國海軍邁出了航母時代的第一步。從零到一的跨越,從無到有的突破,意義非凡。

遼寧艦的排水量約6萬噸,採用滑躍式甲板設計,艦載機主要爲殲-15戰鬥機。這種設計雖然技術成熟,但受限於起飛方式,艦載機起飛時無法滿載彈藥和燃料,作戰半徑和打擊力受到限制。

美國媒體一度稱它爲“訓練平臺”,認爲無法對美軍造成任何威脅。2019年12月,中國第二艘航母“山東艦”正式服役。這是中國首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標誌着中國航母建造能力的成熟。

山東艦在遼寧艦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飛行甲板寬度增大,艦載機架數有所提升,綜合作戰能力有所提高。儘管如此,美方依舊不看好。他們認爲山東艦依然採用滑躍起飛,與美國的核動力航母在技術上仍有差距。彼得·澤漢等美國專家甚至直言,“這兩艘航母完全不行。”

但中國並未因此止步,而是持續推進海軍現代化。2022年6月17日,福建艦正式下水。這艘航母不再是對傳統設計的延續,而是一次徹底的革新。它採用了平直甲板和三臺電磁彈射器,是全球首艘非核動力電磁彈射航母,也是中國首艘真正意義上的“超級航母”。

福建艦的滿載排水量超過8萬噸,甲板長度達到316米,能搭載約58架各型艦載機,包括殲-15T、殲-35隱形戰鬥機和空警-600固定翼預警機。相比前兩艘航母,福建艦的艦載機起飛效率大幅提升,具備全天候高強度作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艦採用的電磁彈射系統,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馬偉明團隊自主研發。這項技術一度被認爲只有美軍掌握,而如今,中國成功將其應用於常規動力航母,使得艦載機可以滿載起飛,作戰半徑和火力投送能力大幅躍升。

2024年5月,福建艦完成首次海試。到2025年5月,已完成八次海試,累計出海超過100天。在一次次測試中,其系統穩定性和綜合作戰能力不斷驗證,震驚了西方觀察家。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詹姆斯·霍姆斯直言:“福建艦是中國海軍對美日海上優勢的實質性挑戰。”

2025年,中國遼寧艦與山東艦聯合在太平洋展開大規模演訓,行動範圍靠近日本和關島。日本防衛省迅速發佈報告,稱中國戰機接近日本偵察機,並向中方提出抗議。美日媒體則開始高調渲染“中國威脅”,一改往日的輕蔑態度。

美方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福建艦帶來的不僅是硬件的升級,更是戰略層面的躍遷。它的加入,使中國具備了跨島鏈作戰的能力。這意味着中國海軍不僅能在東海、南海維護權益,還能對遠至第二島鏈甚至印度洋的目標形成實際威懾。

與此同時,福建艦還具備無人機作戰能力,是全球首艘部署隱形無人作戰機的航母。這使得它在未來海戰中可執行遠程偵察、電子戰和精確打擊任務,作戰靈活性遠超傳統航母。

更令人關注的是,福建艦搭載的30多面相控陣雷達,具備對隱形目標如F-35戰機的探測和跟蹤能力。這一點讓美軍倍感忌憚。畢竟,隱形戰機一直是美軍航母打擊羣的核心殺手鐗,而福建艦的雷達系統,正在打破這種優勢。

2025年2月,美日法三國聯合在菲律賓海舉行“太平洋星辰2025”軍事演習,卡爾·文森號、加賀號、戴高樂號三艘航母齊上陣,意在向中國顯示“團結姿態”。但在中國海軍三航母編隊形成體系後,美日這種“秀肌肉”的行動,越來越難以掩蓋其內心的不安。

福建艦的意義不止於戰力層面。它同時打破了西方長久以來對中國航母“技術瓶頸”的刻板印象。從滑躍甲板到電磁彈射,中國的航母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遼寧艦的“入門練手”,到福建艦的“世界一流”,中國用十年時間完成了西方几十年的技術積累。

未來幾年,中國還將繼續推進航母建設。衛星圖像顯示,大連造船廠已開始建造第四艘航母,業內普遍認爲它將採用核動力,並配備四條電磁彈射軌道,排水量或將突破10萬噸,成爲全球最大航母。

這一趨勢引發美國戰略界的普遍擔憂。他們意識到,中國正在構建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藍水海軍”,能夠在全球範圍內投送力量,維護國家利益。與之相對,美國雖仍擁有數量優勢,但近年來航母戰備率下降、電磁彈射系統故障頻出,其技術領先地位已不再穩固。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西方聲音努力淡化福建艦的影響。他們質疑中國海軍缺乏實戰經驗,認爲航母編隊尚未成熟。但這種論調,顯然無法掩蓋福建艦所帶來的技術震撼與戰略轉變。

福建艦不是一個“象徵”,而是中國海軍能力躍升的標誌。它的服役,意味着中國航母不再只是“可用”,而是真正“能打”。從近海防禦到遠洋護衛,中國正一步步構建起覆蓋全球的海上力量體系。

西太平洋不再是美日一家獨大的舞臺,而是多方力量角逐的新焦點。在這個舞臺上,中國正以堅定步伐前行,不斷刷新世界對其海軍的認知。

對那些曾經譏諷中國航母“毫無威脅”的西方專家來說,福建艦的崛起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它不僅擊碎了種種偏見和傲慢,也提醒世界:一個真正強大的中國海軍,已經到來。

福建艦的橫空出世,不僅標誌着中國航母技術的突破,也意味着中國在全球海權格局中佔據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對於美日來說,曾經的“最後希望”已不復存在。而對於中國,這是向世界展示自信與實力的重要時刻。

信息來源:

[1]央視鏡頭“泄露天機”,福建艦身後藏着又一鉅艦,島內直呼了不起 中華網軍事

[2]劉和平:福建艦橫空出世,讓“航母無用論”靠邊站 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