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要重獲世界信任絕非易事
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道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4月21日刊登題爲《美國要如何重新贏得世界信任》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內部編譯如下:
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的頭三個月讓全世界有理智的人感到震驚。這不僅僅是因爲其在一片混亂中解散美國重要政府機構、對高等教育發起攻擊、把矛頭直指知名律師事務所、公然蔑視正當程序和法院命令、對總統不喜歡的人進行報復,以及向美國的對手和盟友發起反覆無常的關稅行動,還因爲特朗普任命的忠誠下屬也日益暴露出無能。
這對美國的穩定和可信度造成立竿見影的影響。曾經堅如磐石的美國國債市場出現震盪。對此,布朗大學的馬克·布萊斯向《紐約時報》表示:“全世界都認定,美國政府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或正如我的同事賈森·弗曼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所說的那樣:“現在的美國對世界上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其不可靠的夥伴,我不知道我們該如何才能重新變得可靠。”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特朗普不會永遠擔任總統,未來的美國領導人或許希望與此前友好的政府、國內外商界以及大多數美國民衆恢復一定程度的信任。但信任一旦被打破,就很難重建。當一些更負責的美國領導人上臺後,他們要如何才能讓美國重拾可靠的聲譽?
這絕非易事。對國際關係專業的學生來說,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承諾問題”。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得到相當一部分美國人的大力支持,其他國家就有理由擔心美國會對他人和自身做出瘋狂且有害的事情。即使在特朗普下臺後,他也可能被持類似觀點的人所取代——這種可能性在其他國家心目中永遠不會消失。
長遠來看,假設特朗普主義並非永恆不變,未來的美國總統和內閣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人們對美國判斷力和可靠性的信任?以下是四點建議。
首先是承認錯誤。當某些國家做出對他人(以及自身)有害的蠢事時,公開承認錯誤將有助於修復關係。爲過去的錯誤道歉可以向他人表明,你已經從中吸取了教訓,因此不太可能再犯同樣的錯誤。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兩黨的共同支持。
其次,未來的美國政府應尋求與其他國家達成符合美國自身利益的新安排,同時要認識到:美國不可能獲得它想要的一切,其他國家的某些利益也要得到滿足。未來的美國總統應明確表示,美國仍然希望與其他國家建立經濟和安全合作關係,願意與之共同努力制定互利承諾。
第三,如果未來的美國總統任命明顯勝任其職位並受到外國同行尊重的高級官員,同時建立嚴謹和連貫的決策程序,重建信任會變得更加容易。
第四,那些如今樂此不疲地破壞美國可信度和能力的人必須爲此承擔相應責任。美國長期以來一直缺乏問責制。正因爲如此,過去那些外交政策失敗和經濟瀆職的始作俑者今天仍然是當權派中受人尊敬的成員。問責制的缺失爲特朗普的僞民粹主義及其對兩黨精英的攻擊打開了大門。
遺憾的是,需要採取某種問責制可能會製造一個令人擔憂的悖論。特朗普政府犯下的政策失誤或罪行越大,他們永遠留任的動力就越大。
最後,美國民主的未來和今後美國領導人與其他國家建立持久信任的能力,可能取決於美國各政治派別是否認識到特朗普及“讓美國再次偉大”激進分子正在造成的破壞,以及最終能否成功地在政治生活中使他們邊緣化。(編譯/楊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