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共軍不可能「無預警」侵臺

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二○二三年四月在臺灣周邊進行戰備巡邏和軍演,火箭軍部隊一枚飛彈參與演練。(美聯社)

印度媒體「亞洲國際新聞臺」(ANI)報導,美國軍事專家提醒,中共「幾乎不可能」在完全無預警情況下入侵臺灣,但北京若有意實施懲罰性打擊,可能毫無警訊下對臺發射飛彈或空襲。另一方面,儘管解放軍難以不露痕跡突然攻擊,但透過多層次欺敵與佯動,依然可能製造震撼,壓縮臺灣反應時間,放大突發登陸行動初期戰果。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美國前駐北京武官卜思高向ANI表示,大規模兩棲或空降行動必然伴隨龐大兵力、艦艇與飛機集結與調動,「幾乎不可能完全隱藏,等於自然形成預警時間」。

但卜思高也提醒,如果北京僅是意圖進行「懲罰性打擊」,共軍有火箭軍部隊,可從駐地或非常近距離發射火箭、飛彈與空襲,在幾乎沒有徵兆的情況下突襲。

報導另援引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九月廿三日報告,由中國海事研究所副教授易思安撰寫,以「迷霧下的突襲可能:臺海情境下的解放軍兩棲欺敵」爲題。

易思安在報告中指出,解放軍過去唯一一次大規模對臺兩棲登陸作戰是「一九五五年一江山戰役」,至今仍被北京視爲經典案例。中國軍事學者甚至直言,未來若要對臺動武,必須效法當年「隱蔽意圖、出其不意」做法,選擇守軍意想不到且缺乏佈防的灘頭登陸,才能放大突襲效果。

易思安警告,臺灣目前仍高度依賴早期預警,但若判斷失準或反應遲緩,沿海灘頭尚未強化、後備軍力不夠熟練,都可能讓臺灣在美國介入前先承受巨大沖擊。

易思安建議,臺美應更務實,把「突襲情境」常態化納入兵棋推演、模擬與實兵演習,測試從偵測到決策的速度。他說,唯有縮短反應時間、提升資訊辨識力,才能讓任何突發登陸「雖驚人但不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