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為何急著釋放貿易戰降溫訊號?華爾街日報揭雙方幕後動作

2019年時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左)出席大阪G20峰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舉行場邊會議。美聯社

美中關係在新一波貿易緊張中釋出降溫訊號。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大陸上週突然收緊稀土出口,引發美國總統川普強烈不滿,威脅自11月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使貿易戰再度升溫。不過,爲穩定市場與爲可能的川習會鋪路,雙方近日都刻意放軟態度。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透過社羣發文,暗示仍有意和中國達成協議,同時透過財政部長貝森特釋出和解訊號,希望緩解新一波貿易緊張。

知情人士透露,華府近幾周來一直在討論,必要時透過制裁、出口管制與行政命令等手段反制中國,包括加強對在美上市中企的審計審查、限制中企投資、制裁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往來中企,以及防範中國滲透美國基礎設施。

不過最後,川普、貝森特與其他資深幕僚在上週達成共識,決定以穩定全球市場爲優先要務,同時避免與中國的緊張關係立即升溫。

一名接近貝森特的人士透露,貝森特在川普新關稅威脅後曾與中方官員接觸,並明確表達川普願意展開降溫談判,但若中國不讓步,也不排除採取反制措施。另一名接近貝森特的人士則強調,美方已準備好對中國採取反制行動。

北京方面,中國商務部12日迴應未提出任何具體報復,反而承諾審慎實施新管制措施。這被視爲北京承認自己先前出手過重。此外,中國對內有關川普威脅的報導僅有極少篇幅,顯示北京避免煽動言論,正在爲自己找臺階下,希望不失顏面的情況下逐步調整政策方向。

儘管釋出和解訊號,美中也都還有所保留與觀望。北京對稀土出口的態度略顯緩和,但並未表現全面撤回的跡象,這不僅增添未來美中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引發新一輪報復與反制循環。

熟悉川普政府內部的人士指出,美方預計將要求中國「撤銷」而非僅僅「延後或放寬」稀土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