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釋利多太陽能鏈放晴 元晶、茂迪、聯合再生迎轉機

繼美國政府對大馬、柬埔寨、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四國祭出重稅,嚴打太陽能陸企洗產地之後,大陸太陽能六大巨頭也啓動大整改行動。美聯社

繼美國政府對大馬、柬埔寨、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四國祭出重稅,嚴打太陽能陸企洗產地之後,大陸太陽能六大巨頭也啓動大整改行動,不僅將收購市面上所有多晶矽原料,也醞釀「減產挺價」,藉此營造產業正向秩序。

市場看好,美中同步投入改善太陽能產業秩序,元晶(6443)、茂迪(6244)、聯合再生(3576)等臺廠有望喜迎轉機。

臺灣太陽能業者也正向看待此事,強調儘管美國政府日前宣佈對東南亞四國課超高關稅,讓臺廠有望重回國際市場,但若陸企持續毫無節制擴產多晶矽原料,太陽能電池、模組價格仍將是一片紅海,隨陸企歷經前陣子的「自律生產」後,目前已進一步邁向「減產挺價」,爲全球太陽能業再添利多。

圖/經濟日報提供

業界人士認爲,雖然今年臺灣內需市場不振,讓不少本土太陽能廠保守以對,但在海外市場卻頻頻傳來好消息,包括東南亞洗產地業者也已遭到美國鐵拳制裁,臺廠轉單機會也已經開始萌芽,如今陸企也將開始大整改,對產品價格迴歸正向循環有正面幫助。

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太陽能業者正計劃由多晶矽行業排行較前面的大廠來收購市面上剩餘所有矽料產能,並由產業巨頭帶頭減產挺價,並設置挺價的目標區間,藉此解決矽料低價虧損的窘境。

據悉,大陸前四大多晶矽原料廠爲通威股份、協鑫科技、新特能源、大全能源等,估計均將參與業內大整改,並由特定業者率先減產挺價,讓「愈賣愈虧」的情況得以改善。

這是2020年開啓新一輪太陽能週期以來,首次出現矽料大廠集體官宣減產,如今再度祭出「減產挺價」策略,顯示新一波產業大整改仍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