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延燒... 陸官媒曝「飛鯊」殲-15對峙「超級大黃蜂」畫面

殲-15「飛鯊」戰鬥機,與美國「超級大黃蜂」同框。(圖/翻攝微博)

中美貿易戰火強烈,大陸官媒央視《軍事紀實》節目近日公開陸解放軍殲-15「飛鯊」戰鬥機,與美國海軍 F/A-18E/F「超級大黃蜂」同框畫面,引發各界關注。不過,由於中美這兩款戰鬥機都屬於「艦載戰鬥機」,也被大陸軍媒普遍認爲,此舉印證兩國航母至少曾遠距離對峙、甚至次數不少的正面交鋒。

中美軍備競賽受到國際關注,大陸軍事博主「空天力量」15日在陸媒「網易新聞」,以「近距離視訊實錘!殲15 VS 超級大黃蜂,印證中美航母曾對峙」爲題分析,「殲-15」戰機驅逐外機的情況並不罕見,且2022年央視還曾披露,遼寧艦航母編隊與外軍艦機在遠海大洋不期而遇,更有多架「殲-15」攜裝帶彈起飛處置。

報導更指出,從今年解放軍演習中,也屢次出現「中國航母來、中國航母走」的奇觀,飛行員宋廣政也迴應,大陸有底氣迴應對外機挑釁,「現在在遠海,我們同樣有能力、有信心。」

至於兩款艦載戰鬥機比較來看,該報導指,美軍「超級大黃蜂」在雷達與感測器技術上具備明顯優勢。該機搭載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追蹤多達30個目標,並對其中6個目標進行攻擊。資料鏈系統與NIFC-CA(海軍綜合作戰能力架構)深度整合,有效提升超視距作戰與協同作戰的能力。

在航母操作方面,藉由蒸汽彈射器的支援,即便「超級大黃蜂」處於滿載燃油與彈藥的狀態,仍能順利起飛。儘管其作戰半徑約爲700公里,但美軍成熟的甲板調度流程與直通式飛行甲板設計,使得每艘航母每日能維持逾百架次的出勤效率。

值得留意的是,報導稱,美國「超級大黃蜂」雖然服役已逾20年,參與多場地區衝突,仍是美國航空母艦打擊羣的空中戰力核心之一,戰場實戰經驗遠勝「殲-15」。雖然影片沒有直接顯示「殲-15」與「超級大黃蜂」的互動,但報導分析認爲,從兩機非常近的距離判斷,這可能並非普通的「伴飛」任務。

雖然「超級大黃蜂」被美國媒體譽爲「F-35C之外最好的艦載戰鬥機」,但報導也分析,同爲重型艦載戰鬥機的「殲-15」整體空戰性能較「超級大黃蜂」出色,憑藉更高的推重比和更低的翼載,在近距離格鬥時更有優勢,三翼面佈局帶來優異的低速操控性和大迎角性能,2.4馬赫的最高速也比「超級大黃蜂」的1.8馬赫,更適合執行截擊和高速穿透任務。

報導指出,隨着中美海軍裝備更新換代與戰術演變,大陸解放軍亦積極研發新一代五代甚至六代艦載機,當新型機型正式服役後,或許「超級大黃蜂」將難逃被淘汰的命運,在中美軍備角逐下,美國航母未來的防空壓力也會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