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模糊陸港界線 專家: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或削弱
圖爲香港街頭。(桃市府觀旅局)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發起新一輪貿易戰波及香港,並模糊了香港與北京之間的界線。有分析認爲,香港作爲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因此被削弱。
綜合外媒報導,川普對所有中國產品加徵10%關稅的決定4日生效,該行動首次適用於香港商品。此外,美國郵政突然宣佈,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入境包裹。幾小時後,美國郵政撤銷該舉措,但香港郵政6日晚間發表聲明,稱將繼續停止接收寄往美國內載貨品的郵遞服務。
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前,美國限制對香港出口敏感技術,並施加了與中國大陸同樣的國防及軍民兩用技術限制。川普2020年也簽署終止香港特殊待遇的命令,結束了香港多年來一直享有的優惠貿易待遇。
報導指,在川普2.0時代,美國推出的對中貿易限制措施中,進一步取消了對中國大陸和香港之間的區別待遇。
經濟學家普遍預計,川普對香港徵收的關稅不會造成太大損害,因爲這些關稅適用於香港製造的商品,而不適用於佔香港貿易大部分的轉口貿易。但對於在香港開展業務的企業來說,美國針對中國大陸和香港兩個司法管轄區採取的關稅和行動,凸顯新的地緣政治風險。
香港城市大學助理教授劉東樹說,如果在愈來愈多的政策領域沒有區別對待香港與中國大陸,香港的國際地位和作爲國際聯絡人的角色就會受到質疑,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政治學教授史宗翰則指出,川普將香港和中國混爲一談,與《香港國安法》出臺後,美國政府和商界對香港的重新定位保持一貫。
川普政府也以國家安全爲由,要求巴拿馬終止與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和記實業旗下公司和記港口信託的聯繫。對於香港商界而言,和記港口在巴拿馬面臨的壓力,表明在美國爭奪影響力的地區,擁有海外基礎設施的公司可能面臨政治審查,這可能會阻止企業進行海外投資,尤其是在戰略資產。
香港官員正試圖鼓勵企業將目光投向與中國大陸關係良好的中東地區。去年10月,香港特首李家超呼籲講粵語的香港計程車司機學習阿拉伯語,財政司長陳茂波同月率領代表團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以建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