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開打? 衛報:陸「先退讓機率低」有2原因
美國總統川普9日暫緩對貿易伙伴對等關稅90天,唯獨對中國大陸關稅加碼至125%。(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9日暫緩對貿易伙伴對等關稅90天,唯獨對中國大陸關稅加碼至125%。對此《衛報》分析,川普貿易戰進入全新未知領域,陸已經從2018年貿易戰汲取經驗,這次北京不太可能先退讓,可能有兩大原因。
預測機構伊諾多經濟公司(Enodo Economics)創辦人兼首席經濟學家喬列娃(Diana Choyleva)表示:「對習近平來說,面對川普最新的威脅,唯一在政治上可行的迴應就是:放馬過來!中國大陸已用強硬的34%對等關稅震撼了國內觀衆,如今若稍有退縮,政治上將無法承受。」
北京的一大優勢,在於美國對中國進口的依賴程度遠高於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是消費品,如智慧型手機、電腦與玩具。上週,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Rosenblatt Securities)的分析師預測,當時關稅僅爲54%時,美國市面上最便宜的iPhone售價可能就會從799美元漲到1142美元。喬列娃說:「川普無法將這些經濟困境的責任,推卸給中國大陸。」
相較之下,陸從美國進口的多爲工業與製造用原物料,如大豆、化石燃料與噴射引擎等。這類商品的價格漲幅較容易被吸收,不會直接衝擊消費者的荷包。
不過,這已不是陸第一次面對類似情況。自從川普在2018年首次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陸已積極擴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另外,北京手中還握有其他反制手段。週二,兩位具影響力的民族主義部落客發表了一模一樣的報導,列出中國大陸可能的報復清單,並稱其內容來自消息人士。對此,陸外交部對此拒絕評論,但也未否認報導內容。
報導中提出的建議包括:中止與美方在芬太尼管控上的合作、調查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智慧財產權收益,並禁止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大陸上映。至於最後一項,未必需要來自官方的禁令,中國大陸過去就曾放任網路上的民族主義者發動草根式的抵制行動。2017年,因韓國樂天集團協助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導致陸視爲安全威脅,中國大陸消費者發起大規模抵制樂天的運動,最終迫使樂天在中國大陸超過100間門市中,有近一半關閉。
儘管北京在戰略上擁有一些優勢,這並不代表它能完全免疫於貿易戰帶來的衝擊。中國大陸與香港的股市正在下跌,北京也尚未找到有效提振內需的方法,這是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爲對抗關稅衝擊的關鍵。
川普關稅政策的政治影響,再加上美國有意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制衡中國的印象,正讓美中關係跌至歷史新低。中國大陸問題分析師畢曉普(Bill Bishop)在一份通訊中寫道:「我從未如此悲觀地看待美中關係的發展路徑。貿易關係是兩國關係的支柱,如今這項關係破裂,其他領域勢必也將承受更多壓力。」
然而,面對川普政府將陸稱爲「鄉巴佬」(Chinese peasants)並暗示北京手上籌碼薄弱的言論,北京短期內幾乎不可能選擇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