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談判 「反臺獨」搬上臺面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除了面對俄烏、中東問題,還要在美中談判中安撫大陸勿急於改變兩岸現狀。圖爲民衆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前高舉川普人偶,抗議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在聯合國大會演說。(路透)
美國《華爾街日報》27日獨家報導,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利用美國總統川普渴望達成貿易協議的時機,尋求川普在對臺政策上做出重大讓步,正式表態「反對臺灣獨立」。接近白宮的人士還透露,美方先前拒絕賴清德總統過境,就是爲了避免在大罷免之際,拉擡民進黨聲勢,進而把美國捲入臺灣政治。
據報導,習近平不再滿足於拜登政府「不支持」臺獨的立場,這項表述並未偏離美國戰略模糊的「一中政策」。但對習近平而言,「不支持臺獨」(does not support)和明確「反對臺獨」(oppose)的差異,絕非語義上的差別,而是意味着美國政策從中立,轉變爲主動與反對臺灣主權的北京站在同一立場,進一步鞏固他在國內的權力。
前歐巴馬政府高級國安官員、喬治城大學教授麥艾文(Evan Medeiros)指出,「對北京來說,挑撥美臺關係是解決臺灣問題的終極目標,這將削弱臺灣的信心,加強大陸對臺的影響力。習近平很可能將未來與川普的互動,視爲分裂華盛頓和臺北的最佳機會。」
與此同時,報導提到,美國與臺灣的關係似乎變得更加不確定。川普政府最近推遲部分軍援、拒絕讓賴清德過境美國,讓華府與臺北都產生疑慮。
接近白宮的消息人士透露,美政府當前的重點,是阻止中國對臺動武,同時鼓勵臺北加強無人機與彈藥等自我防衛的投資。不安排過境的決定,據說是爲避免美國捲入臺灣國內政治,不想在大罷免投票中,替民進黨加分。至於拒絕接受北京對臺獨方面論述,則是嚇阻的關鍵,期避免中國找到類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樣的藉口。
報導稱,有名的挺臺大將、美國務卿盧比歐1月與大陸外交部長王毅通話時,私下表示「不支持臺獨」。但北京隨後未經美國許可,在官方通話紀錄裡公開了這一點,激怒盧比歐。爾後,美國國務院在2月發佈一份關於美臺關係的最新情況說明書,刪除拜登時代加入的「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的表述。
曾參與制定美國政府對中政策的美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去年撰文指出,美國官員應避免公開表態不支持臺獨,因爲這會引發臺灣的疑美論,並讓盟友困惑。他建議採用更中立的說法,也就是「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