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愈演愈烈…德國恐遭殃!德研究機構:「1國家」成最大的輸家

美中兩國不斷升級的關稅衝突中,德國經濟被殃及的風險也越來越高。歐新社

德國聯邦就業局(BA)下屬的IAB研究所、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以及經濟結構研究協會4月11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轉型危機再加上貿易危機,將對工業造成沉重打擊」。IAB研究所的韋伯(Enzo Weber)對路透社表示,歐洲應當採取「主動出擊式的防禦策略」,促進同世界其他地區的自由貿易。

韋伯表示,德國面臨的負面影響主要基於直接的出口損失、全球經濟的放緩以及由此帶來的投資和消費需求減少。他表示:「在關稅生效一年後,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比沒有新增關稅的情況下下滑1.2%。」同時,德國的就業人數也將減少9萬人。

根據IAB的研究報告,通過向其他國家增加出口,德國可以部分彌補因美國加徵關稅而帶來的出口損失,但「這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韋伯強調:「必須開闢新的商業領域,開發新的市場,建立國內價值鏈轉型。」

與此同時,美中兩國不斷升級的關稅衝突中,德國經濟被殃及的風險也越來越高。來自與僱主關係密切的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推演數據顯示,2025年至2028年期間,德國GDP平均將比在無新增關稅情境下減少1.1%。這一模擬情境中已經融入了中國最近的反制措施因素。本週五,中國宣佈將對美國產品徵收125%的關稅。而在此之前,美國已將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提高至145%。

受害最深的可能是中國

德國經濟研究所貿易問題專家科列夫-舍費爾(Galina Kolev-Schaefer) 表示:「我們不能因爲美歐之間的關稅暫停就掉以輕心。美中之間的衝突仍在持續,這對歐盟也將產生切實的影響。」

她警告說,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絕不僅僅只是一個雙邊問題,而是全球性風險。她表示:「在尋找新銷售市場的過程中,中國商品現在可能會涌向世界其他地區,這將使德國的出口業務變得更加困難。」 與此同時,全球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有增無減,而貿易戰目前也看不到任何結束的跡象。

在這場愈演愈烈的貿易衝突中,受害最深的可能是中國。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的估算,到2028年,中國的GDP將因關稅損失2.9%,因此,中國將在這場不斷升級的貿易衝突中「成爲最大的輸家」。而對於美國來說,加徵關稅意味着其GDP將損失1.1%。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