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攻略 半導體升級核心戰場
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發表專題演說。(本報資料照片)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籲放寬對陸晶片出口限制的主張,白宮人工智慧高級政策顧問克里希南(Sriram Krishnan)認爲川普政府仍認爲AI晶片對中出口造成安全風險,但已撤銷拜登時期的限制,放寬盟友的門檻;另外,《聯合早報》引述專家學者看法報導,「半導體已成爲美中戰略競爭的核心戰場」,未來恐持續升級。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日前撤銷拜登政府任內對中國實施的晶片出口管制,克里希南表示該限制導致全球出現「GPU 有與無」的技術落差。美方則重新提出3項指導意見,加強監管海外AI晶片,其更宣稱,全球任何使用華爲升騰晶片的地區都可能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此舉引發中方不滿,中國商務部21日譴責美方行爲是典型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穩定。
新加坡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鄭熹直指,半導體已成爲美中戰略競爭的核心戰場,即便整體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解,但在高科技領域,仍能看到美中持續摩擦,甚至可能升級。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趙明昊認爲,中美關稅戰與科技戰是並行的,川普政府本次措施反映華府對中國企業,尤其是華爲在晶片技術確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感到擔憂,同時也意在爲未來美中經貿談判製造籌碼。
針對黃仁勳放寬對中晶片出口限制的主張,趙明昊認爲,黃仁勳已多次表態中國晶片並不落後,凸顯美國業界與政府在AI與先進晶片競爭議題上的認知差距。
美國政策是否有望調整?趙明昊直言,大家都在等一個轉折點,也就是當中國在晶片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將使許多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措施變得無效且毫無意義;鄭熹則認爲短期內美國政策調整機會不大,因爲華府相關政策不僅受商業利益推動,更是出於維護自身戰略技術優勢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