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競合下 臺灣能否敲敲金磚
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新華社
七月五日至八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然而,中國是由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出席,俄羅斯是由外長拉夫羅夫與會。習近平和普亭缺席,引發外界對於金磚合作團結性的質疑。
不過,從俄羅斯六月甫舉行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觀察,論壇上中俄經濟對話具有戰略價值,大抵有幾個重點方向:
第一,北極戰略。俄羅斯是全世界唯一擁有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是掌握氣候暖化後北極航道的國家。川普上任後一直希望取得格陵蘭島主權,與俄羅斯合作享用北極航道與天然資源。習近平的一帶一路未來重點就是在北極航道,對此,中國新新海運公司代表柯進認爲,俄羅斯原能集團與中國合作,對於中國貨物縮短運輸成本和全年航運具有關鍵的角色。
第二,本國製造。如今川普和普亭都要走本國製造的路線,其中基礎設施是未來合作的關鍵,俄羅斯阿穆爾州長奧爾洛夫強調中俄運輸和物流的重點項目。俄羅斯製造希望藉助中俄聯邦級別的合作中心,透過中國電商平臺進行推廣。
第三,中俄合作。中國駐俄羅斯商務代表周立羣,和俄羅斯科學院中國和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巴巴耶夫,共同合作策畫兩國經貿合作對話,總結雙方在能源、電力、航太、科技創新領域和基礎設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經濟互補增長點。中國是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俄羅斯是中國最大能源供應國,兩國經濟互賴構成大歐亞戰略空間的核心力量。
第四,金磚機制的延續。當前全球壟罩在美國關稅戰陰影下,今年金磚會議的重點之一便是延續去年俄羅斯喀山峰會決議:建立金磚國家內的直接投資平臺,落實金磚橋多邊支付機制,推動本地貨幣交易、減少美元依賴。
在全球地緣政治衝突頻傳和美俄關係回覆接觸談判的背景之下,中美俄仍然維持競合關係,對臺灣也產生了若干啓示。
首先,俄羅斯北極的關鍵樞紐地位,美國和中國都需要俄羅斯開創經濟增長點。支持烏克蘭不是川普的重點,但可以作爲牽制俄羅斯和歐盟關係的戰略角色。俄羅斯執行戰時經濟,則需要中俄合作。
其次,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以伊衝突、印巴衝突中都有關鍵性的影響,美國和中國都需要俄羅斯配合或是斡旋。對於川普而言,只要普亭願意解決烏克蘭衝突,就是對他最大的協助。因爲烏克蘭戰爭讓美國軍事援助成爲經濟無底洞,川普拿到的烏克蘭礦產協議基本上只是美國停損點,無法真正進行開採,需要普亭同意纔有可能實現貿易合作。
再者,因爲核武大國間不會直接開戰,代理人戰爭是勢力範圍爭奪的特徵。臺灣要保持戰略中立,推動兩岸關係緩和,吸引外資投資臺灣。
多極體系格局形成後,全球南方的人口和經濟貿易總量逐漸成爲新經濟增長核心區域。過去北方工業中心與全球南方邊緣的角色正在互換當中,然而,臺灣可以藉着兩岸經貿協議的基礎,參與金磚機制下的多邊合作,作爲平衡美國保護主義下的經貿合作契機。